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广告 食安封签全覆盖  客户画像早知道 对老人不能“一招鲜” 花落中国,申博成功 参加学习考试可减交通违法记分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12-13

对老人不能“一招鲜”

曹刚

上海今年招募了几百名“数字体验官”,都是年过六旬的志愿者。他们走街串巷、调研企业,为手机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出谋划策。“体验官”中不乏互联网应用达人,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龄人,活到老、学到老,携手畅游信息海洋。

但在另一些人眼中,“数字鸿沟”真实存在。进店点餐“望码兴叹”,门禁改造后不会用手机开门,明知智能电视有海量资源却不得其门而入……如何帮他们跨越鸿沟,有一点共识:推进智能化服务,应当适应老年人的需求。

需求,因人而异,不能把老年人简单看作一个群体,指望用“一招鲜”来解决多样诉求。

渴望学习新技能,快点克服障碍,是一种需求。为此,许多智能应用正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放大字体,而是改善整体操作逻辑,让老人用起来更顺手。不少年轻志愿者相助,或手绘漫画,或自制视频,手把手教长辈们乐享数字生活。

想留在传统舒适区里,也是一种需求。哪怕不带智能手机,出行、看病、逛商场,能否畅通无阻?刷身份证能核验健康码,去医院挂号有人工窗口,扬招打得到车,现金结得了账……要保留对老人友好的传统服务方式,相关设施和通道仍需完善。

更重要的是,去真正理解和尊重部分老人的选择,让他们和从前一样顺畅生活。“手机这么简单也学不会,太懒了!等着被时代抛弃吧”——不应该传递这种观念,别让老年朋友莫名自卑。

有人觉得很新潮、很方便,也有人认为是大难题、大麻烦;有人喜欢“一机走遍天下”,也有人喜欢面对面多聊几句。智能时代的“一个也不能少”,不是指人人都得拥抱数字生活,而是指人人都可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可以当抖音红人、抢票高手,也可以不用智能手机,不会电子支付,没有微信。

许多误读和曲解,是因为太在意“群体”,而忽略了“个体”。而我们日常面对的,往往都是个体。欢迎老年朋友融入数字生活,也要让他们放心:没有智能手机,照样正常生活,不会被时代抛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