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早餐的适意与诗意 怀故人文明祭扫  健康码仍不可少 热性食物宜节制  手脚发冷晒太阳 “人生谢幕是一场毕业典礼” 冬至已至  寒冷未至
第7版:上海新闻 2021-12-21

早餐的适意与诗意

方翔

“‘早餐地图’上线了,在随申办中就可以查到了,以后再也不怕找不到吃的了。”……这段时间,早餐成为了申城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热门词”之一。

一个城市最动人的烟火气是从早餐开始的。早餐“吃什么”“去哪里吃”“吃什么好”,一百个人或许有一百种说法,但是在不同的选择背后,是一个城市烟火气的体现。从上海市早餐工程项目“叮咚早上好”的统计数据来看,上海上班族十大最爱早餐中,既有小馄饨、梅干菜包子,也有拿铁咖啡、火腿芝士蛋汉堡等,中西兼有,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了上海“创新、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步履匆匆,为早餐多花五分钟,都可能是奢侈的事情,因而当“早餐地图”正式上线,消费者可在随申办及支付宝上查询到身边的早餐网点之后,许多人在朋友圈中纷纷推荐这个应用。

有“温度”的早餐也可以吃出惬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上海也需要更多样的“早餐场景”。今年,位于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的乔咖啡入选上海早餐示范点,“现烤蟹壳黄+拿铁”“现蒸状元糕+美式”等组合成为回头客们的“必点菜单”。

在早餐中享有“慢乐趣”,重构“慢生活”,这也是诗意生活的一种体现。三五好友,彼此相聚吃个早茶闲谈聊天,顺带把午饭也一道解决了,消费也不高,这吃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对于生活的热爱。

从“没有”到“有”,上海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从“不好”到“好”,这一步上海正在不断努力中。在杏花楼酒楼吃好早茶的人们,可以在旁边的杏花楼门店里为第二天的早餐买好馒头,像这样的场景“交融”虽然已经实现了,但是未来可以有更好的期待。特别是在不同品牌之间,通过建立统一的早餐平台,努力实现早餐供应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可以更好地展现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高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