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广告 蓝马甲的小册子 认识长江鱼参与大保护 “鸡鸭村”变身“小洋楼” 小事不出居委会  大事不出街道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12-23
上海市首个社区法治服务中心做好“一站式”“老娘舅”为居民解忧

小事不出居委会 大事不出街道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一名独居老人去世后,家里拾取的杂物无人清理,散发异味影响邻居生活,其在上海的亲妹妹对帮助清理杂物有顾虑,怕远在外地的哥哥家对清理费用和今后房屋处置和继承问题有异议,故一直没有行动。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法治服务中心的介入下,调解员和律师与妹妹沟通协商,协助其向哥哥发函告知,并由居委会出具证明,表示清理后的房屋可由其出租,收入的房租抵消垃圾清运保洁等费用,迅速妥善地解决了矛盾。记者21日从街道获悉,作为上海市首个社区法治服务中心,临汾路街道社区法治服务中心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润物细无声”地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财产纠葛等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还在疫情防控、加装电梯、食品安全、交通法规、生活垃圾分类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方方面面,提供矛盾调处、法治保障和政策咨询等,这个“一站式”集体“老娘舅”,让社区居民尽享“法治红利”。

破除了条线壁垒

岭南路某弄6户家庭曾因楼内邻居的习惯头疼不已——邻居收集垃圾并堆在家里和楼道多年,恶臭四散,老鼠横行,居委会和楼内居民多次劝说无效。

社区法治服务中心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安排人民调解员和信访代理员入户走访,实地采集证据,与存在堆物扰民的居民侯某积极沟通协商;律师和心理咨询师为周边邻居解疑答惑、安抚情绪。其间,法治中心还委托派出所和城管中队对侯某联合约谈,共同解释《民法通则》等相关条款;专业律师以该楼单女士等为代表的居民,共同向侯某提起相邻权纠纷诉讼。立案受理后,静安区法院将庭审安排在法治中心内的“社区法庭”进行公开审理,在方便居民旁听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警示的作用。判决后,法治中心牵头城管、派出所、人民调解员等配合法院共同完成了执行,清理垃圾5车,袭扰居民多年的恶臭鼠患终于消失了。

临汾路街道社区法治服务中心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大数据分析研判机制融入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把辖区内的人民调解、信访咨询、诉调对接,司法、行政、公正、律师等进行融合,实现了基层法治工作“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破除原来单打独斗、条线壁垒,实现了以“合作治理”为理念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一个案子、一个平台、一个队伍、一套流程”,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委会,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化解。

实现“服务零距离”

辖区内某小区边上有个幼儿园,平时户外活动声音较大,小区高层楼内多名居民投诉,有些因老人午休被打扰,有些上夜班的上班族休息不好。今年4月,该楼居民因不堪噪声高空抛物泄愤,幼儿园投诉到法治中心。法治中心立即召集相关单位、人员开会,对双方进行民法典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指出居民应当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反映诉求,不应该用高空抛物这种危险行为进行发泄,园方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日常运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避免损害居民权益。经沟通协商,居民们意识到一时冲动有可能触犯法律,幼儿园也加强了管理,居民和幼儿园矛盾很快得到了解决。

临汾路街道社区法治服务中心选址在临汾核心区域,在2.1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以“服务便利性”为出发点,每个方向来的居民,到法治中心用时不会超过15分钟。中心拥有“信访接待、邻纷调解、法律诊所、一门通释、社区法庭、心灵驿站、安置帮教、党群同心”8大功能服务室,以“全龄段、全业务、全流程、全领域”的一站式社区法治服务体系,一门通办解决问题,形成闭环,实现“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

服务中心全年365天律师在线,每周5天工作日律师在岗,24小时在线为居民提供各类专业咨询,小区重大事项需要征询、听证、沟通,居民们也可以方便地把专业律师请到小区。今年,中心已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时长达2000小时,政策、法律、心理咨询1600余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