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路站地面换乘标识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14号线13座换乘站所需换乘时间 戴佳嘉 制图
今天首班车起,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御桥站〈不含〉-长江南路站)开通初期运营。其中14号线运营里程38公里,穿越嘉定、普陀、静安、黄浦、浦东新区等5个区,共设车站31座(初期运营30座,龙居路站暂不开通),均为地下站,换乘车站13座,是妥妥的“换乘王”。
换乘时间多少?客流多不多?标识清晰否?……今天一大早,本报派出5路记者,体验14号线的早高峰,实测所有13座换乘站的换乘时间。
■昌邑路、云山路、蓝天路
有两站只需上下楼梯“秒换”
8时30分,记者进入14号线昌邑路站,这里是14号线和18号线的换乘站,两条同日开通的地铁新线路在此处交汇。记者跟着地贴走到楼梯口,一下子就能看到18号线的站台,走下两段楼梯,就能看到土黄色的18号线了,堪称“秒换站”。同样“秒换站”的还有在蓝天路站实现14号线换乘9号线。
而在云山路站,14号线可以和6号线换乘。同样是站内换乘,云山路换乘站要走的路有点多,但因为标识很清晰,站台和通道里还有工作人员、志愿者,记者一路走来没有“踩雷”。乘坐电梯上行后,经过一段长长的通道,再上第二段电梯,然后继续向前步行,很快就看到了6号线的标识。但是在这里市民必须小心,要看清是往东方体育中心方向还是港城路方向,再选择从哪个楼梯下楼,走到站台。
■豫园、陆家嘴、浦东大道
多趟列车车厢拥挤度<5%
8时多,记者乘坐10号线来到豫园站。作为上海最深的车站,豫园站换乘需要乘坐长长的扶梯,而换乘通道内部装饰则以上海脉搏为主题,别有韵味。
坐14号线到了陆家嘴站,客流明显多了起来,乘客中约有两三成需要换乘2号线。虽然该站换乘需要走一段100余米的通道,但通道内有艺术团队Team Lab打造的光影大秀,整段路并不枯燥。很多乘客一到换乘通道,第一件事就是举起手机拍照“打卡”。
浦东大道站可换乘4号线,站台中段设有垂直换乘的“捷径”,走41级台阶即可来到4号线。不方便爬楼梯的乘客,也可从站台两头的扶梯换乘。体验下来,感觉14号线的乘坐舒适度也较高,多趟列车都显示车厢拥挤度<5%。
■大世界、一大会址·黄陂南路、静安寺
换乘通道应防止人流对冲
8时30分,记者在8号线大世界站的站台层看到,三个通往14号线的自动扶梯处,仅有1处标上了“出口”和通往“14号线”的标识,其他2个自动扶梯尽管也能通往14号线,但仅贴了“出口”标识。不过,每一辆车到站,现场都有工作人员用“小蜜蜂”指引,表示上了楼层就可以换乘14号线。而在14号线的大世界站,相关换乘标识和指引都十分齐全。
8时53分,记者从14号线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去换乘1号线,这里的换乘需要走一段换乘通道。由于换乘通道不分流,可以双向通行,记者在停留拍照时,差点被一个低头看手机的人撞上。
9时12分,记者来到14号线静安寺站,再通过一个长长的换乘通道后,首先到了2号线的站厅层,然后再通过下楼梯和换乘通道,才走到7号线,整个用时在8分多钟。14号线走到2、7号线的换乘通道同样也没有分流标识,可以双向通行,有时候会遇上人流对冲的问题。
■曹杨路
出站换乘有人单车“摆渡”
在曹杨路站,14号线可与3号线、4号线、11号线换乘。由于是“虚拟换乘”,乘客换乘时需出站。记者体验发现,14号线换乘其他三条线时,从12号出口出来最近。不过,与地下随处可见导引牌不一样的是,12号出口外没有导引牌,不少乘客在这里要先东张西望一番。好在该出口对面是围墙,南面三十米左右地方封闭了,不少乘客“跟着感觉走”也没有走错。
11号线5号出口与14号线12号出口间的距离为500米左右,这也是两线间最短的换乘距离,慢走约10分钟,快走6分钟就可以了。由于3号线与4号线的站点在这条“最短通道”中间,换乘时间还可以减少一分钟左右。
为了节省时间,有乘客骑上共享单车“摆渡”换乘。记者也体验了一下用单车“摆渡”,路上耗时3分钟。值得提醒的是,14号线12号出口处目前还没有划出非机动车停车区,空间也有限,如果骑共享单车“摆渡”的乘客多,这个出口恐“吃不消”。
■真如、铜川路、武宁路
11、14两线换乘建议真如站
9时多,记者乘坐11号线到达真如站,走出车厢,循着指示牌去换乘14号线,两条线路的站台相距不远,搭乘了两次自动扶梯后,顺利到达14号线站台,用时约2分钟。值得强调的是,在11号线和14号线之间换乘,除了真如站,还有曹杨路站,但后者需要出站换乘,所以建议市民可选择在真如站完成两线换乘。
在铜川路站,14号线换乘15号线,换乘情况大抵与真如站一致,换乘所需时间也十分接近。而到了武宁路站,在这里可以实现与13号线的换乘。相较于前两次的快速换乘,这一次记者用了稍长的时间,要想换乘需要走上一段廊道,好在距离并不长,记者在用时4分钟后顺利到达13号线的站台旁。
本报记者 金志刚 张钰芸 金旻矣 裘颖琼 罗水元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