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纵览时间长河  艺术始终在场
第21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2-01-12

纵览时间长河 艺术始终在场

丰子恺《从小爱劳动》

黄胄《欢腾的草原》

蔡国强《没有我们的外滩》

萧淑芳《北京冬季的什刹海》

吴冠中《雨后玉龙山》

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局部)

◆丛 歌

1931年,已近七旬的齐白石画了一本《咫尺天涯——山水册》,记录自己的远游印象与家乡记忆。几十年后,人们在册页背面发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海关高级办公室盖印和法国凡尔赛宫签条(印刷及手写体)。时隔近一个世纪,白石老人这本山水册再次成为中国思想与世界观念融合与交流的重要契机,在宝龙美术馆建馆四周年大展上亮相。

在“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上,150余件作品横跨百年,从齐白石到“90后”艺术家王墨一;从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到活跃于当代艺术舞台的乔治·康多、村上隆与KAWS,这些展品串联着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的现代化之路,纵览这时间长河:无论何时何地,艺术始终在场。

前行中回望历史

齐白石先生出生于1864年,齐白石在画坛的核心地位离不开文素松的大力支持,所以齐白石不仅为他掌眼书画作品,更多次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赠送给他,《咫尺天涯——山水册》就是其中之一。这本描绘中国山水人文风貌的册页曾于上世纪50年代在欧洲四国巡展,一段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珍贵历史得以被记录下来。而出生于1994年的艺术家王墨一是本次展览最年轻的艺术家。总策展人张子康先生说,以往的美术史,书写的是一部艺术史加半部绘画史。绘画是古老的艺术创作形式和媒介,同时又是不断在局限内促使艺术家创新的形式和媒介。

战争与和平、全球与本土、创新与传承,这些伴随着现代而产生的词语均被囊括在这场艺术大展中。艺术从历史走来,也预示了向前的趋势,但艺术时刻都在场。在“时间的涡流”单元,挑高达到21米的1号圆形展厅变身成为一个时空隧道,中外古今的绘画作品在此汇集,使得绘画超越了文化与时空的局限。这一单元以“书藏楼”珍藏的常玉、藤田嗣治、林风眠、丰子恺、谢稚柳、陆俨少、张晓刚、刘野等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展示主体,蜿蜒的艺术时光隧道仿佛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气与公共记忆。“现代的脉动”大展中的不少作品从历史走来,却预示着未来。

空间中安排叙事

“空间的魅力在于和身体的关系。展览空间帮助大家连接到日常的空间经验,并建立新的空间经验。”空间设计师梁琛说。所以,这次的展览还是一次对美术馆空间组织方式的重新定义。不同于一般的美术馆展览,此次展览通过对空间形态意象性的构建与传递,将历史语境、文化环境与生命情境等多重叙事,内化于观众的观展体验之中。

展览以“内在的现代”为起点,“前行中的回望”是反复提示的空间意象。在蔡国强的《没有我们的外滩》中,“外滩”提供了辩证的时间风景,他描绘了假如人类从地球消失、外滩被大自然“接管”后各种生物自如相处的场景。在前行与反复回望中,观众仿佛置身于黄浦江的游船之上,聆听一场时代的对话。

“普遍的世界”以特别的展陈设计打破固有的展厅形态,引领观众步入城市广场的中心。从观赏艺术作品的最佳方式出发量身规划展览空间,令观众充分调动身体更好地参与到展览中,探索美术馆空间的无限想象。空间设计师梁琛将其比喻为斑斓的万花筒,观众可以站在视觉的中心观看每一朵花,也可以走进每一朵花里。

“流动的形象”为空间与肖像的互动带来全新可能性,流转的观展路线同时也是对“时间的涡流”的提示与序曲。在中西不同艺术作品的交流对话中,带来与众不同的观展体验,同时也体会在空间中安排的展览叙事。

大自然带来感动

人物和大好河山、自然美景是艺术史中永恒的主题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大多数艺术家热衷描绘的主题。在这次大展现场,你会邂逅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或写实,或卡通,或充满戏剧感;既有各种各样的美人,也有热闹的群像,还有不少艺术大家描绘自然风光的书画作品。从先辈们收拾旧山河到红色时期发出建设新中国的呐喊,再到当代艺术家们放眼身边、描绘周遭环境……

常玉笔下不乏美人,其作品《紫裙女士》描绘了一位黄衫紫裙的青年女子叠膝书写的形象,既有平淡天真的东方审美趣味,又具有体量之感。刘野的《第二个故事》描绘了一个具有剧场感的叙事性场景。两个人物颠倒地处于一个空间。室内外冷暖光线的对比营造出平衡而安静的氛围,每一处细节都值得反复观摩品味。萧淑芳《北京冬季的什刹海》描绘了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们在北京什刹海滑冰的场景。萧淑芳曾获华北地区女子花样滑冰冠军,画中白色滑冰鞋就是参照自己的鞋画的。1979年,黄胄曾赴新疆腹地深入采风,柯尔克孜族传统的竞技项目马上角力深深地吸引了他。归来后黄胄不顾自身的病痛,将镌刻在脑海中的画面倾泻于画纸上,于1981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中绘制成两件丈二匹巨制《欢腾的草原》。上世纪50至70年代,描绘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建设场景和山川新貌成为新山水画的潮流,李可染是新中国红色山水题材最成功的探索者之一,他写实而略施小写意地描绘了高举红旗到韶山的情景。

吴冠中从1930年代末就憧憬着云南的神圣雪山,直到1978年才得以实现。1996年的《雨后玉龙山》就是基于这一次云南之游而作的油彩作品,更可见吴冠中对玉龙山的真切回忆,大自然带来的感动无处不在。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是上海宝龙美术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收藏展,展览跨越百年,以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余件艺术作品,追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现代化之路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共振的历史。展览于2021年11月19日至2022年5月18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