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老人节约面面观 (中)
第21版:金色池塘 2022-01-14

老人节约面面观 (中)

摄影/叶奇

编者按:

老人时常把节约挂在嘴边,他们也会批评年轻人太浪费。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节约其实是有道理的,这是一种对劳动的敬畏,也是一种快乐。这一期中,老人们的观点是节约是美德,亦是习惯,省着用,其乐无穷;财富靠创造,也靠积累,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既是环保的需要,也是创造的一部分。他们说,合适有趣的方法节约,亦能营造快乐的晚年。

是习惯,亦是美德

孙道荣

老洪是我们单位出了名的“老抠”。

他经常收到一些信件和邮递来的书报杂志,很多是牛皮信封。拆这些信时,他都是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沿边线整整齐齐地裁开。拆过的信封则叠放在一边。他也经常寄出一些信或书报,这些旧牛皮信封就派上用场了。有时候旧信封的封口拆不开,他就剪掉一小截,再剪除两个边角,对叠,就成一个新封口了。除非是邮递路途上,信封受损,否则,寄到老洪手上的信封,都会这样被他翻新,重新用一次。偶尔,他收到的牛皮信封,完好无损,可拆开,反过来一看,老洪自己也乐了,原来也是个翻新的信封,他感觉遇到了知音。

我们单位没有信封吗?有啊,大号、中号、小号,都有,可除非是寄非常正式的信函,否则,老洪都是用那种旧信封。他觉着,这样废物利用,既节约又环保,一举两得,多好啊。你从很多细节上,能够看出老洪的“抠劲”。我们单位用的笔,是那种很便宜的水笔,一元钱一支,大多人是用完就整支笔扔了。老洪用的水笔,笔芯写完了,就换个笔芯继续用。他办公室里有台打印复印一体机,如果不是正式材料,他都是将打印过的纸,反过来再用。有一次开会,讨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讨论过多次,一次次修改、打印,他发给大家每人一叠材料,反面正是上一次的讨论稿,有人看反了,闹了笑话。

老洪真抠吗?其实一点不抠,相反,只要是工作需要,他从来都很大方,比如20年前,他耗费巨资,为我们所有一线采访的人员都配备了数码相机和录音笔。

前几天,在路上遇到早已退休的老洪,他刚参加完一个活动,手里拎着小半瓶矿泉水,是会场上发的,老洪晃了晃手中的矿泉水说,没喝完,舍不得扔。

在老洪身上,节约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深入骨髓。它是习惯,亦是美德。

靠创造,也靠积累

虞王孙

读小学的外孙女有友,要做个手工小台灯,找上了我。时间紧,她头天晚上同我说,第二天早上就要。怎么办?

经过和有友的讨论和构思。有了!利用一次性纸杯做个小灯罩,有友在上面用画笔和贴纸,美化装饰了一番。我则找出了红、黄、蓝色,三根尺把长的粗电线,同她一起绞编成小辫子,弯成一根漂亮的灯杆。底座则用有友小时候玩拼图时,装拼图用的扁扁的小铁盒,在盒面上粘上彩色的棒冰条条,做成了小台灯的底座。然后,我在纸杯里侧的半腰处,衬上从零食罐的盖子上撕下来的铝箔纸,装上一个LED小电珠,又在底座小铁盒子里,安上了两节5号小电池和微型的小开关。通过灯杆电线的连接,一只亮丽、环保的小台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完工了。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制作材料,其实也是我平时收集存放下来的。

我有几个“百宝箱”,存放着一些废弃的图钉铁片、螺丝电线、针头线脑……需要时总能派上一定的用处。

收集和利用各种小东西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和爱好。还记得困难时期,物资匮乏,提倡节约和再利用。我小时候读书的教科书本,都是用旧画报包封面的,后来女儿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书本也都是利用年历或彩色的广告纸包书皮,既经济又好看。

现在社会发展了,生产力上去了,国家强盛,物质丰富,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节约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财富靠创造,但也要靠积累。把一些废弃的物资进行再利用,做到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既是环保的需要,也是创造的一部分。

第二天,有友回家高兴地告诉我:我们制作的小台灯,在班级的评选中得了第一名。

用合适有趣的方法节约

张林凤

我从事社区党建工作时,曾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社区有一支阿姨们组成的舞蹈队经常在各种公益活动中义演、送戏到敬老院。令我赞叹不已的是,她们表演时一直穿色彩绚丽的旗袍。我曾好奇地问蔡队长,你们的旗袍花费不小吧,阿姨们愿意自费买吗?蔡老师笑说,如今棉被都用现成的被套啦,队员们就将家里闲置的绸缎被面做成旗袍,裁剪余下的面料还做成团扇和小丝巾,用作表演的小道具。我被阿姨们心灵手巧的节约法折服。

其实“节约”二字最适用于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以前工厂的同事玉芳,那可真是勤俭持家的能手,儿子长大了穿不下的牛仔裤,一番剪裁缝制配上搭扣和带子,华丽变身为时尚的牛仔包;穿旧了的羊毛衫,拆下后重新编织成一块块方形,再拼接成一条环保实用的羊毛地毯。当然,如今人们的生活精彩纷呈,少有人安心投入大把时间做这些活计,但勤俭持家的本质应传承,形式上可便捷简练,且只需稍用心,日常生活中可节俭的到处都是。譬如我家,欲购买新物件,先搞清家里是否有存量,如有,就等用完再买;再如,发挥物品的二次利用,旧毛巾再用作擦地板擦家具的抹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今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提高,适应当今时代善待自己,愉悦身心的钱舍得花,不用锱铢必较,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我家兄弟姐妹都是近邻,退休后时间比较宽裕,经常一声招呼就到饭店聚餐热闹一番,但我们有条基本准则:点菜要顾及老年人的消化承受能力,有剩余菜肴则打包带回;还有一条基本准则,拒绝诱惑,谨慎理性地对待保健品和理财产品。我的体会是,用合适有趣的方法节约,亦能营造快乐的晚年。

因快乐,所以节俭

罗溪

在有些人感觉中,节俭相当于“抠门”,自己亏待了自己,其实不然。

记得有一次,我在收叠衣服时,发现有件衬衫上掉了一粒纽扣,于是顺手找出抽屉里的针线盒,穿针引线地补上一粒备用的纽扣。谁知刚巧被儿子看见了,于是他大惊小怪地说:“爸,你也真有劲啊,这件旧衬衫还有什么好补的,我给你买一件新的就是!”我不禁抬起头来,笑着对儿子说:“谢谢你的一片孝心!不过,你老爸这么做,感觉就像参加老年大学的手工制作,挺有意思的。”儿子听我这么一说,若有所思中换了一种口气:“也是哦,我看你眼不花手不抖,也挺高兴的!”

类似这样因快乐而节俭的事情还有许多。我其实很久以前就考出驾照的,当年,我们一辆车上有4个学员,我岁数最大,态度也最认真,连师傅都夸我是最用心的。但后来家里买了车,我开了不久就把它交给儿子了。外人见了,总觉得我是舍不得再买一辆车,偏偏没想到,这是因为我觉得开车后,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方便和快乐,反而招来不少麻烦甚至危险。一次,我从停车场出来,稀里糊涂地一个转弯成了逆向行驶,当即被一名警察拦下,扣分罚款不说,还好一顿教训,搞得我灰头土脸的。还有一次我夜里开车,差点撞上隔离栏,惊出一身冷汗。我意识到,自己似乎不适合开车,于是趁儿子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的当口,赶紧督促他考出驾照,随后相互交接,完成“角色转换”。现在我已退休多年,驾照也没再年检而自动作废,所以,但凡一个人外出,除了办急事打个的,基本上就坐公交。但我毫不后悔,反而因为能够做到错时出行,越来越觉得轻松方便,十分潇洒。不少朋友见了,也常常夸奖我:“赵老师,你能上能下,进退自如,老有腔调啊!”

听了这样的赞扬,我心里更加快乐了。

省着用,其乐无穷

徐建民

古人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古训可能已深入我的骨髓了,凡做事前,我都会思索一下,能不能节约一点,省下一点?

比如说,淘米水我是不会白白倒掉的,我家老人早就普及过淘米水有百种用途:所以,我是一边淘米,一边把淘米水蓄在水盆里,然后再浸泡蔬菜,美其名曰绿色环保驱农药。浸过了蔬菜的淘米水还可用它来浇花草,既节约了水,又有营养,何乐而不为?又比如,如今人们多是在电脑和手机上码字,本人平时也爱写豆腐干小文章,在我还没学会在手机上舞文弄墨前,铅笔和纸是我的最爱。小辈用过的铅笔卷过几次笔芯就丢在一旁了,我是求之不得,哪怕它在我手里已用到短得手都握不住了,我随便找个笔套套上,又能发挥余热了。至于那些写字的纸,拿着小辈丢弃的练习本和复印过的A4纸,我如获至宝,真正物尽其用。

退休后,养老金逐年递增,囊中有钱不羞涩。可对我来说,每个铜板省着用,既是花小钱办大事的能力,更是心理满足,这是花大钱也买不来的快感。我现在出门坐公交,喜欢研究省钱攻略。比如,用乘车码买周票,乘车有折扣,时常享受到优惠。乘轨道交通使用“大都会”也时常有五折优惠,这是市政府给老百姓的福利。

退休后我也抓紧时间乘飞机、坐邮轮,走南闯北游历各地。我比较钟情于亲民的老年旅游团,看中的是它的性价比高。当然,想省钱还需要有头脑,要不怕麻烦地做点市场调查,避免一不小心陷进了打着低价幌子的骗人团。旅游讲究的是心情愉快、大开眼界,我的观点是同样的风景、悬殊的价格,你究竟选择哪一款呢?从小养成“节约最光荣”的我,还用问吗,每个铜板省着用,其乐无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