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讣告 猫头鹰误闯工地食堂 三龄童独逛超市迷路 “清宫神兽”亮相自博馆 一男子醉酒驾车遇临检 与妻换位露馅双双落网 别让公众被算法“绑架” 《我想尖叫》喊出孩子喜怒哀乐
第8版:上海新闻 2022-01-14

《我想尖叫》喊出孩子喜怒哀乐

小学生日记记录心声,爸爸妈妈们听到了吗

“我想尖叫”“闷”“无聊极了”经常出现在悠悠的日记里,这其实是孩子喜怒哀乐的呐喊。家长们是否愿意,又能否听懂孩子心声呢?昨天,一场家庭教育研讨会在沪召开,新书《我想尖叫——悠悠日记》作者刘月珥(小名“悠悠”)、刘云耕与沪上教育专家齐聚,聊起解锁亲子沟通的秘诀——听见孩子真实心声。

“做小孩才不轻松!”

爸爸辅导悠悠的英文,讲着讲着就吼了起来,悠悠感觉自己的“脑子要炸了”。“凭什么吼我?”“就凭我是你爸!”悠悠在日记里写下当时的想法——以后也要吼自己的孩子,一定很爽。

看到这些话,爷爷刘云耕感到很震动,他意识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真得好好改改了。亲子教育有一个“低声效应”,认为降低和孩子说话的音调,教育效果能够事半功倍。爷爷认为,低声氛围能够让孩子觉得父母理智,孩子也能处于冷静状态,有利于家长和孩子良好沟通,此时的学习效果也更好。

疫情下的烦闷心情、爸妈辅导学习的矛盾、落选小队长的沮丧,这本书集结了悠悠在小学阶段写下的日记,记录着真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呈现了一名小学女生的率真。她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大人们:“做小孩才不轻松!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换位思考。”

每篇日记的后面,还有爷爷作为祖辈从更为冷静的视角给出的睿智思考。“家庭中发生的事充满相似的火药味。”刘云耕说,书里披露了年轻父母有时简单、粗暴、传统的教育方法,供更多年轻父母比照、借鉴或警戒,希望启迪年轻父母做优秀家长。

“看见”真实的孩子

“关注孩子被爱、归属集体、摆脱过失感、克服胆怯、获得好成绩和自尊的六大需求,贯穿孩子成长的整个童年,悠悠日记里写满真实,也呈现了这些需求。”新书研讨会上,“时代楷模”、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说,成年人应该“看见”孩子,关心他们的心情“晴雨表”,关注他们的核心成长需求。

悠悠的爷爷写道:“像观察孩子感冒症状一样,观察孩子心理上的细微歧变。”

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也提到,及时听见孩子的心声,及时关注和消解孩子的不安和焦躁,倾听孩子心声是学校更是家庭的责任。

家长要天天向上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空间里形成的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会生活的孩子,需要成人不着痕迹地去引导,这其实很难。”上海市教育科学院普教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解释,儿童不是抽象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不同的,成人常以自以为是的“儿童视角”去框住孩子,未必适用。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研究员袁雯认为,家庭教育中最可贵的是理性,既要认识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认识自己的孩子,给予个性化指导。“有人说,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天天向上。孩子天天成长,家长也应该如此,这样才能做好孩子的老师,而不是绊脚石。”

在书里,悠悠呼吁: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悠悠的爷爷认为:做父母的要多跟别人家的家长比,向优秀的家长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