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庄行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宋代已成村落,镇西的圈通庵始建于宋淳熙年间;至元末明初,镇东市已成小集镇,为盛姓聚族而居,名盛家库厍;明洪武初,因庄氏人家迁入,开设花行米行而得名庄家行,如今的“花米庄行”便源自于此。
庄行老街形成于明代,长约1000多米,是奉贤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明清老街,老街上主要建筑有东街的汪家故居、李雪亭宅、褚泾庙旧址、刁家古宅、何六其宅和王家宅;沿河逶迤三里,八字桥、油车桥、库桥等古石桥横卧市河。街上有混堂弄、油车弄、名园弄、石皮弄和牌楼弄等建筑,南桥塘市河贯穿整条老街。老街上有多家本地特色小吃店,镇民日常生活的柴米菜市富有江南的生活气息。老街悠久的历史文化、朴实的农家民风,犹如一幅江南水墨画卷。
庄行一带流传着“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药补不如食补,食补顶要食伏羊”等谚语,伏天吃羊肉配烧酒是庄行数百年以来形成的独特饮食习俗。2009年,庄行羊肉烧酒习俗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庄行古镇的青团俗名“麻花郎圆子”,也称“乌金蛋”,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庄行青团在制作过程中因加入地方特产——野菜“麻花郎”而显得与众不同,麻花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2015年,庄行青团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阡陌纵横的田园,稻浪轻曳白鹭舞蹈,青石板桥的老街,蜿蜒流淌的河流,朴实的庄行人仍以四时为依,节气为令,沿袭着古老的传统,春腌菜卤蛋,夏吃羊肉配烧酒,端午的粽子,年节的汤圆,婚嫁的焋糕,而最终极的盛会是元宵的舞龙灯会民俗专场,让辛苦劳作一年的乡民收获满满幸福。
文 沈琦华 图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