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伯翱
岁除迎新,鼠年年末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作协代表大会刚刚闭幕,我已连续参加了五届全国作代会,也算是体育界和“红二代”作家群中的鲜见代表了,尽管跨度长达25年,但有不少人和事儿让我记忆难忘,伴随着虎年钟声的敲响,不蔓不枝地说说作代会期间与大作家们的际遇与交流。
奇遇
位于长安街上的国际饭店是我所在的中直机关代表团驻地,会议期间大家热烈讨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重要讲话,还经过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作协领导。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闭幕式圆满结束,我疾步走上庄严的主席台与新当选的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热情地握手祝贺后,一位漂亮的中年女性作家迎了上来与我握手致意。“这是?”脑子没那么灵光的老朽一时愣住了神儿。“您的父亲万老为我颁过奖呢!”寒暄了,才知说话的是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手疾眼快的新华社记者还用相机记录下来呢。何向阳是刚刚当选的新一届中国作协主席全委会委员。事后我才想起来,2003年,我父亲万里同志在担任中华文学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时,曾在人民大会堂为何向阳等青年作家们颁过“庄重文文学奖”,而她的令尊大人是我熟知的南丁先生,今天照面,见到其女儿,着实地让我吃了一惊。
南丁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作家,生前担任过河南省文联主席。在粉碎“四人帮”后,我到郑州拜访首任省文联主席于黑丁时,碰见过南丁老作家,而那时在一旁的向阳完全是个不起眼的黄毛小丫头呢!如今她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有名作家,让我这银发老翁仰视,真是可喜可贺后生可畏!
除了于黑丁、何南丁,我在中州还结识了下放到黄泛区农场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作家李凖等。我还清晰记得,1996年12月的全国第六届作代会闭幕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还参加了联欢晚会,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作代会(第六届),当时我担任中国体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就在这一年,我的第一篇钓鱼散文《贺龙元帅龙潭湖擒大鲩送总理》在《新民晚报》的“夜光杯”专栏发表。大作家苏叔阳和大画家范曾笑着说,是万老大在这一年开创了中国垂钓散文。如今我发表的垂钓散文已经超过了120篇,去年还以30多万字的《元戎百姓共垂竿》文集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冰心散文大奖呢。
谈心
十届作代会期间,我遇到了不少老朋友,但因记性不好总不敢主动打招呼,又都戴着口罩,真怕认错人张冠李戴了,但大作家梁晓声,我一辈子也不会认错。
“晓声老弟,你又瘦了!”说着,我们来了个熊抱。今年的会议我俩都住在国际饭店,且每天都能见上面,自然晚上也有时间坐下来多聊聊天。我们彼此谈到了各自的家庭情况,他也认识我们万家的其他弟兄,谈话中,我知道他把患病的哥哥从哈尔滨接到了北京,在家里亲自汤水周到伺候着,但终因病情严重又不得已让其住进医院。说到这里,我从他的眼神中感觉出一股股弟弟对哥哥深情的关怀,又因疫情不能前往医院探望而使得晓声昼夜挂念呢。
说到深情关怀,老朽也能频频想起并感受到,就是在上次作代会期间,梁晓声在寒风中给我披上的他那件贴身的灰大衣,一直让我感动并在“夜光杯”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见我今年重提这事,晓声却不以为然,我倒强调,小事正见他的好品质呢!
我和梁晓声同为知青,一南一北,都经历过先苦后甜的人生,我们都把知青经历称为“人生的磨砺”,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交往关系。平常梁晓声不吸烟不喝酒,但“爬格子”让他过度劳神,加上当年知青艰苦劳动也伤损了他原本不太强壮的身子,说话时略显孱弱并带咳声。我劝他,身体第一,创作第二。因为会议期间,他因脊柱病不能睡在这宾馆的席梦思上,只好打地铺。每次见面我都劝他,“注意休息,不要再写长篇小说,太伤神!”他却说:“不行啊!我有歌颂新时代新人物的创作冲动呢!”
当我知道他那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已改编成50集电视剧,将于春节黄金档期搬上荧屏时,真为他高兴!这可是一部“大片儿”,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故事的字里行间,处处承载着梁晓声关于生活原点的记忆。
题字
记得2013年,晓声在京出席“周总理表扬万伯翱下乡五十周年座谈会”时就题写过一幅长长的书法:“与农民共甘苦,向土地祭青春,敢言无愧。锄镰十余年,忧国思亲,少年头白,且恒执操守。敬编业以从心,侍文林而归愿,可谓膜拜汉字。大半生躬身耕耘,口碑成传,乃浮世正果。”正是这幅字让我老泪纵横,因为他知晓我的情感,准确概括了我的人生,更是讲到了我的心田中。这次会上他听说我的《元戎百姓共垂竿》刚获了第九届冰心散文大奖,又即兴泼墨祝贺:“独钓思国事,睹水悟人生”。每每阅赏这幅丹青,总会让我想起他的墨宝,那双苍白须发下深嵌在眼窝里锐利如剑的眼神熠熠闪光,洞察出了我创作垂钓散文的真谛,令我勇往直前,让我佩服啊!为此我俩在驻地高兴地拍了多张相拥的照片。
说到题字,还要讲讲这次大会住在隔壁房间的莫言副主席,当我叩门送他去年获奖的书时,在翻阅到他写给我的两首垂钓诗句时,莫言第一反应就是:“用毛笔再抄写一遍吧!?”我却抓住机会请他写了另外两幅字,一幅“苹花书屋”——我劳动十年的果园使我终生难忘,故其名;还有一幅“要吃米找万里”,因为今年是我父亲诞辰105周年。根本想不到的是,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他就写好并第一时间发微信告诉我,次日发出快递。打开后来回品味着“勤政爱民典范,改革开放先锋,要吃米找万里”的书法作品时,内心又是一阵感慨,我想这其中包含着他对改革先锋万里同志的高度赞扬和尊重,而那幅“苹花书屋”也表达了这位贤弟对愚兄的真诚肯定与鼓励。
这真是:良师益友抒胸臆,泼墨款款传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