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5000元奖学金捐给家乡抗疫 女乘客被地铁屏蔽门夹住身亡 购买烟花入沪后提价转卖群友 熊孩子与年味 2岁娃“离家出走”近2公里 千军万马过道口
第8版:社会新闻 2022-01-25

熊孩子与年味

厉苒苒

临近年关,关于烟花爆竹事故的新闻也多了起来。昨天一条新闻冲上热搜,据媒体报道,四川达州一名幼童在小区门外往下水道里扔鞭炮,跑出几米后,相邻的5个井盖突然爆炸,堪比爆破现场。所幸现场无人受伤。

过年放鞭炮,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年俗。尽管近年来随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的推行,相关事故的确在减少,但在不少渠道依然有非法购买烟花爆竹的行为发生。适逢寒假,孩子在家且好奇心重,因为玩鞭炮致使小孩受伤、发生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情况也依然存在。

并不是每一次鞭炮事故都像上文那样幸运。一个月前,同样是鞭炮被扔进窨井,宁夏一名小男孩就因此殒命。而在去年,本市也发生过孩童燃放鞭炮将车燃毁的事故。

不给“蓝朋友”(消防员)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就应该先从家长教育环节入手。不但应该清楚告知孩子正确的燃放时间和地点,更应该告知孩子不要将鞭炮投向化粪池、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不要投放进封闭的容器中。此外,在相关禁令推行的当下,不少人通过一些流动摊点或者私人商户购买“土鞭炮”,这本身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从正规渠道购买烟花爆竹,给孩子一个最基本的安全保证,切勿因小小鞭炮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伤痛。

放鞭炮、祭灶等都曾是重要的年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生活方式的变迁,承载着中国人年文化的很多民俗符号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不管年俗怎么变、变出多少新花样,春节的精髓从未改变,“团圆、祝福、祥和、感恩、憧憬”是中国人过年永恒不变的主题:年味蕴藏在新出现的年俗里,融入不断的传承与变化里。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窗外没有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而屋内则充盈着浓浓的年味,“禁燃令”不仅为空气“减负”,也为健康平安“加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