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爱之悟 虎岁新春聊“虎谜” 围炉话炉 活在生命的细微处 甜酒酿做的美食 年味与仪式感
第14版:夜光杯 2022-02-05

年味与仪式感

孙道荣

很多人都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的朋友小红,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她的年,别有滋味。

这样的改变,始于10年前。结婚后,与很多年轻人一样,每到春节,她都面临两难的选择,就是去哪家过年。去老公家,自己的父母就会孤单,去自己的父母家,老公的父母会失落。更重要的是,双方的父母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去哪里过年,她和老公都是带着孩子,来回疲于奔命。在和丈夫商量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每年选择一个新地方,迎接新春。如果父母愿意,就带上他们。

有人问她,你不就是借着春节,出去旅游了一趟吗?小红笑答,这还真不仅仅是旅游。选择一个新地方过年,是去感受不一样的年味,领略不一样的民俗民风民情,而她之所以刻意选择新地方,意在地方是新的,年是新的,春天是新的,心情也是新的。在她看来,这些“新”合在一起,就是她的年所特有的年味和仪式感。

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不能像往年一样四处游走,她就将目光锁在了周边。去年春节,她带着全家,去了山里一户农家过新年。今年,她也早已安排好了,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但她还是给家人安排了一个不一样的迎新春方式,她租了一辆房车,除夕晚上,在家吃完年夜饭,就带上全家人,开着房车,驻车在房车基地,躺在房车里看手机春晚。初一的早晨,一家集体早起,盛装等待新年日出。依然是满满的仪式感。

年的仪式感,我觉得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小时候的年味更浓?小时候,生活再苦,年夜饭一定要丰盛,十大碗摆满桌,一定要等到全家人都齐了,才吃年夜饭;一定要等到吃完年夜饭,才能穿上漂亮的新衣裳,这就是仪式感;一定要大扫除、写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说吉利话,大人给孩子发压岁钱,这就是仪式感;平常再忙再累,过年那几天都停下来、放下来、闲下来了,这就是仪式感……现在,谁还会特意留到年三十晚上,才换上新衣裳呢?谁还会只在过年时,才有好吃的好玩的?以前的年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常享受不到的物质,而现在,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日常就丰富多彩,期盼新年的动力没有了,仪式感也就不再那么强了,年的味道可不就淡了。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给年找一些味,赋予它与众不同的意义。我有位同事,自从有了孩子后,每年都会选择在大年初一那一天,拍一张盛装的全家福,这也成了他们家的新传统,新仪式,新年味。

在个性化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标准化的年显然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和口味,怎样让自己的年隆重而不铺张,新颖而不失本真,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找寻一下,适合自己的别样的过年方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