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元宵节来临之际,8岁的晨晨和6岁的正正这两个非婚生姐弟不仅回到了南京的外公外婆身边,而且还办好了户口和补助,一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这距离两个孩子因母亲丁某某涉嫌诈骗罪被上海警方羁押,缺失监护人已经70天。
团圆的背后,有一个沪宁两地依托长三角区域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协作机制助力儿童回家的暖心故事。
难题 母亲被捕,孩子谁来监护
去年12月5日,丁某某被警方带走后,家里的保姆把两个孩子带到了长宁公安分局华阳路派出所门口后离开,再也无法联系。两个孩子被临时安置在了华阳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虽然他们生活暂时有了着落,但有时还是会流露出隐隐失落的表情。“我想回家,我想和大姐姐一样上学。”晨晨眼泪汪汪地对前来看望他们的长宁检察院未检检察官说。
丁某某有三个非婚生子女,孩子生父不知去向。除了12岁的大女儿凡凡与外公外婆共同居住在南京外,二女儿晨晨和小儿子正正之前由保姆照看。
检察官首先联系了丁某某的父母,然而事情并不容易,丁某某所提供的电话号码怎么也打不通,于是长宁检察院迅速对接区未保办,启动临时监护和保护救助机制。区民政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华阳路街道举行联席会议,明确分工。华阳路街道困境儿童临时照料点承担姐弟俩的临时监护义务;公安机关进一步收集姐弟俩的出生证明、其他近亲属等资料信息;检察机关启动跨省监护监督。
转机 两地协作,户口有了着落
幸运的是,在一次与姐弟俩的交流中,检察官找到了突破口。原来,晨晨与大姐姐凡凡一直有联系。通过这一渠道,检察官终于掌握了孩子外公外婆的准确联系方式。电话打通了,但老人表示,帮着抚养一个已经是压力巨大了,无心也无力再抚养这两个没有户口的孩子了。
办户口的前提是要有出生证明材料,可丁某某供述的孩子出生日期和接生医院,均显示查无此人。检察官于是联合公安机关,详细询问医院的大致地点、周边标志性建筑、孩子出生时的天气、衣着厚度等细节,一遍遍走、一家家查、一本本翻,终于在上海某医院和南京某医院查到了两个孩子的接生记录。户口有了着落,外公外婆家所在地的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与当地民政局沟通,为孩子申请补助。
“没过十五还算新年,我们等孩子回家过年。”看着户口信息和补助材料,外公外婆又流下了眼泪。
团圆 火车隆隆,护送姐弟回家
经过整整70天的努力,元宵节前一天,长宁未检检察官、公安承办人、未保站工作人员与姐弟俩一起乘坐高铁到南京,秦淮未检检察官也来到高铁站迎接姐弟俩。
当姐弟俩来到外公外婆所在的小区,他们一下车就扑进老人的怀中,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要听外公外婆的话。有事就给我们发微信。”检察官一遍遍叮嘱着。“我会去上海看你们的!”孩子们挥手向检察官和工作人员告别。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长宁未检与秦淮未检还将继续就落实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是否剥夺丁某某监护权、协助外公外婆履行监护职责等进行通力合作,共同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屠瑜 通讯员 王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