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人狗同桌“喝”咖啡 “神奇公厕”能防物品遗漏 提升外卖小餐饮店质量安全 广告 廿年“毁绿种菜”一招破解顽疾
第13版:都市小区 2022-02-25

廿年“毁绿种菜”一招破解顽疾

金山卫镇万寿新村践行“参与式规划治理”实施绿化改造

“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楼栋前的空地一直都是乱糟糟的,种蔬菜、乱堆物……”说起这块空地,家住金山区金山卫镇万寿新村的居民王阿姨有一肚子话要讲,“如今,公共空地种上了酢浆草、绣球、阔叶麦冬、茶梅等,还有专人进行养护,环境比之前整洁清爽多了。”

王阿姨口中的空地面积共有2000多平方米。由于受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再加上空地几乎是每栋楼前的“标配”,居民们在家门口“毁绿种菜”的现象非常普遍。

为了解决这一“顽疾”,2021年以来,东门居民区以“参与式社区规划”为着力点,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了万寿新村“绿化改造”项目,以微改造、微更新美化了宅前屋后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东门居委会结合“两个六点半”工作机制,多次深入老年活动室、小区楼栋等场所面对面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与此同时,依托定期沟通会商机制,多次召开“三驾马车”联席会议、党员议事会、楼组长会议等,了解居民意见建议,提出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征询商讨和实地走访,东门居委会结合社区需求和资源情况,产生了社区规划项目——绿化改造,并达成了“参与式规划治理”的共识,即居委会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党员骨干、居民代表、楼组长、社区规划师等力量为引领,逐步带动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绿化改造”项目中,切实改善小区公共环境。

“起初,也想过把项目承包给第三方来做,但一听要花费9万多元,就决定自己动手。”据东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燕介绍,在社区建设上,居委会始终秉持“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希望通过绿化改造项目,培育社区规划师和居民自治共治团队,激发各类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居委会招募了一支以党员、楼组长、文明工程师、曾“毁绿种菜”的居民等为代表的骨干志愿者队伍,并以整排楼栋为单位微分网格,开展家园自治共治。

“文明工程师团队成员都是我们小区的居民,他们中间既有懂绿化种植的园艺师,也有懂绿化养护的管理员,在这次绿化改造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说起这支骨干志愿者队伍,王燕的言语中句句透露着喜悦,“让‘毁绿种菜’的居民参与到绿化改造项目中来,通过角色的转变来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东门居民区在挖掘培育社区治理的内生资源和力量的同时,积极邀请镇社建办、社区学校以及专业园艺师等到现场指导,充分发挥其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作用,共同规划“绿化改造”项目。

据万寿新村业委会主任许明龙介绍,除了补种绿化,居委会也充分整合了其他空地资源,针对居民种植中草药的养生情结,集中种植了中草药,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东门居委会还积极整合区域化党建资源,在资金问题上,通过发挥结对单位的作用,凝聚共建合力。而且,在项目后期的运维管理上,居委会落实网格包干制,成立由楼组长、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三人小组”;楼组长葛林长主动带领专业养护小分队,定期在辖区内开展养护工作。

如今,走进万寿新村,社区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居民主人翁意识和社区归属感显著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维护公共环境的自觉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小区环境变好,老百姓获得感也提高了,今后我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中,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志愿者费阿姨说。

通讯员 周倩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