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普陀区万里街道辖区内的新村路美食广场内,7户社区小餐饮店的生意一直火爆,特别是外卖。集市门口,外卖员大排长龙,餐饮店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戴着工作帽,快速规范对食品进行打包。这是万里街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小餐饮店质量安全提升项目,跨前一步把好安全关取得的成果。“此次试点监管有效改善了外卖餐饮店的环境卫生问题,改善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提振了消费信心。”万里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外卖小餐饮店快速生长,一方面为居民提供饮食便利,但另一方面由于从业人员意识不强,出餐量大且时间快,卫生安全问题也时常被曝光。如何提升小餐饮店质量安全,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成为了监管部门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2021年5月,新村路美食广场设立之初,万里街道市场监管所就积极提供服务指导。由于美食广场的7家餐饮店同时设立,均为热食类食品,经营方式均以外卖为主,因此,万里市场监管所建议房东对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制作并在公共区域显著位置张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
万里街道联合万里市场监管所,引入专业第三方开展小餐饮质量安全提升项目,该项目自2021年9月起实施,2021年底结束。今年1月14日,第三方专业机构上海德诺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发布了此次小餐饮质量安全提升总结报告,指出,德诺检测的食品安全评估专家对企业负责人开展相关培训,从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到单位主体责任等,针对各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此后,企业结合培训进行了自查与整改。
第三方检测机构从10个方面对试点企业进行了评估,万里市场监管所联合第三方,再对企业进行了现场验证与进一步整改。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检测人员实施现场随机采样,后送至实验室对菌落总数、沙门氏菌等四项微生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参与创建的7家企业样品全部合格。
现在,走进新村路美食广场,刚到大门口,一面智慧监管的大屏幕便映入眼帘。屏幕上,7家小餐饮店的厨房间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在厨房内快速忙碌着,而整个操作过程都被全程直播。屏幕一侧的小岗亭则是一个微型快检站,能对美食广场内的餐饮商户进行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