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外企足不出“沪”获“全国首证” 分合有道  治理有方 广告
第3版:要闻/广告 2022-02-25

分合有道 治理有方

孙云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简简单单,道尽人世间沧桑之变。昨天,当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一批新当选的居民区“小巷总理”以及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等社区“当家人”一起来到政立路545弄单号小区,学习这里打开一扇“连心门”,让居民区更好融入社区发展成果的经验,不少人又想起了这句颇有哲理的老话。

在杨浦区,政立路上的“连心门”不是第一扇得到居民一致赞成的“破墙开门”,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扇。事实上,自从2019年五角场街道打开一扇“睦邻门”成为全国基层单位都来打卡学习的睦邻家园网红案例,后来不断有更多的“睦邻门”“连心门”“利民门”等各种名称的便民门落地开花,还出现了几个小区完全拆除围墙、合为一体的成功案例。不同居民区打破围墙,打开“心墙”,互相融合,双向奔赴,找到了基层社区治理中分分合合的“睦邻密码”。

回溯居住小区的分立而治,要从地块分片建设的客观条件说起。如今,环绕居住小区的一圈围墙,是几乎每个小区的标配。一个小区,即使体量再小,哪怕只有一幢楼,只要有条件,也少不了有一圈围墙。一些大型居住区,分期建设的不同地块之间,往往也会有围墙分割,一、二、三、四期居民之间,既像邻居,又并不往来。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了这种分块而居的模式,互相安好。然而,伴随着城市发展,当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明显提升,就像经济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一样,一些居民对围墙造成的物理界限也提出了改变的需求。

可以看到,在成功实现破墙开门、若干小区融为一体的社区,最大的原始动力都来自于居民“抄近路”的需求。例如,在五角场街道,创智坊与国定路580弄这两个新老悬殊的小区能率先吃螃蟹,打开“睦邻门”,就得益于国定路580弄的居民希望能借道创智坊去社区睦邻中心、大学路和地铁站,而创智坊的居民也不想再继续绕行两公里去买菜、看病、上学,同样希望能穿行国定路580弄。

又如,江浦路街道的辽源西路190弄、打虎山路1弄及铁路公房小区这三个特点截然不同的小区,之所以能“三合一”,也是因为三个小区的居民互有借道和整合社区资源的需求。

同样,在昨天面向社区工作者开展案例模拟现场教学的政立路545弄单号小区,在小区刚建成之初,北侧是一片荒地,仅有的一扇南门就完全能满足出行之需。但当北围墙外的三门路打通,还出现了睦邻中心、绿地、地铁等新建的公共设施后,居民们就再也不想从南门绕路了。

省力、不绕路,是居民们再朴素不过的需求。对基层社区治理来说,这似乎是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对于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基层工作者来说,怼一句“多走15分钟又能怎么样”似乎是一件很容易又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对于“群众之事无小事”的基层工作者来说,这又可以是一件天大的事,不仅要办,还得办好!

回顾这些从隔墙分立到破墙融合的成功案例,可以发现,没有一件是轻松就做到的,历时往往都有一两年甚至更久。毕竟,要打破藩篱,难度不仅在物理上,更在心理上。然而,结果出人意料的一致:正所谓不破不立,最终,这些从分到合的变化,都获得了居民们一致认可。

究其原因,首先当然是居民们尝到了腿脚省力的甜头,而最初担心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发生;更重要的是,当物理的分隔消弭后,伴随着区域化党建、党建引领“大联建”等模式形成的睦邻共同体,人们的心理距离也变得越来越短,直至成为了相融共生的一家人,无论是在疫情期间共享防护物资,还是一起种花种草美丽家园,或者共议社区事搞好自治共享,都真正感受到了融合的魅力与成果。在这样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党建引领社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让居民更好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