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交申请到拿证,全程三个月,也不用京沪两地奔波,日前德国一家生产纯音听力计的企业获颁全国首张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审批的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这一“全国首证”意味着上海在行政审批改革领域有了新突破。今后,注册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进口高端仪器仪表销售企业,足不出“沪”就可完成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全部流程,取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先机。
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是进口计量器具新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通行证”。过去企业要拿证,要去北京向市场监管总局提出申请,并通过技术资料审查和样机试验,全程约需半年。现在,注册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企业,不必京沪来回奔波。只要通过“一网通办”向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交申请,三个月左右就可拿证,全程“不见面审批”。企业节约大量时间、人工、费用成本,获得感大大提升。
如今,市市场监管局打出简政放权“组合拳”,推出涉及取消许可、告知承诺、承接下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在浦东新区、松江区,上海对部分风险较低或可控的五类情形计量器具,实施告知承诺审批,国产计量器具获证时间由原来至少三个月变为最快当场获证。
数据显示,上海申请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市场主体达70家,几乎占全国总申请量的一半。走访调研中,多家企业提出,是否可在上海提交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审批材料?为此,市市场监管局在总局支持下,争取到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审批权,及时回应企业关心的问题。
下一步,上海将深入实施关于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活力的“32条”措施,推动深化准入准营改革等5个方面32项“组合式”政策落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