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42个!长三角“千亿县”俱乐部扩容 把毕业设计画在乡村大地上
第12版:长三角/视点 2022-03-01

把毕业设计画在乡村大地上

12所长三角高校在宁波携手探索“艺术振兴乡村”

大通宣威府,喜迎八方客。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大学……2月27日,2022长三角艺术振兴乡村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乡聚毕设”,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岔路湖头村正式拉开大幕,长三角12所高校设计专业的师生走进宁海,把毕业论文写在大地上,用设计为乡村振兴助力(见右图)。作为活动发起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庆军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落地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突发奇想,陈庆军说,活动能顺利开展,是源于前期的积累。

早前在安徽大学任教时,陈庆军便对地域文化十分感兴趣,之前在英国做访问学者,也对英国乡村为何能成为一张文化名片,有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那时对乡村振兴虽没有系统研究,但也接触过许多相关的人和事。比如,安徽的茶叶很有名,之前做茶叶包装设计,会接触到茶农,关注他们的生活。我就在想,在资源不被关注的乡村,要把文化转化出来,设计是路径,我们要用设计讲好中国故事。”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陈庆军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时,就带领一批高校师生走向乡村,2021年,陈庆军再次主持上海文教结合·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项目“长三角乡村设计研究工作室”,陈庆军以新的研究视角再次走向沪苏浙皖的众多乡村,在一系列科研和实践课题中,陈庆军与宁海结缘。“宁海对于我们的项目非常支持,在艺术振兴乡村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边是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加持,一边是学生在做毕业课题时,在“虚拟的空间”进行“假想的设计”。“为什么不找一个村子让他们去做呢?”前期的积累,让陈庆军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而他的这个设想,很快得到了长三角设计类高校的积极响应。

短短几个月时间,沪苏浙皖12所高校设计院校的师生,身体力行,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从4个设计选题方向提出了60个毕业设计课题,“把论文写在大地,把设计做在乡村”。

推进

活动的启动仪式,对于学生们来说,实际上是论文的开题仪式,赶上春暖花开的日子,陈庆军的心情十分激动。“这个仪式本来去年12月就应该举行了,因为疫情延期到现在。但我们的活动其实一直在有序推进,作为发起方,我们的团队工作人员在村里驻扎,为前期不能到场的同学提供设计所需要的支持。”

艺术振兴乡村,不能流于形式,为了设计而设计。在这里,每一个毕业设计,都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村庄改造、发展的需求。比如,湖头村村头的公共空间的改造,村民盼了很久,想要一个可以开展文娱活动的广场;比如,村子里特色的状元糕、艾草馒头,怎么通过视觉包装设计,让它们脱颖而出,如何结合研学,带动产业的升级;比如,村里古戏台独有的木工,怎样通过文创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这些设计都酝酿了很久,经过前期的实地考察和论证,我个人觉得,在人居环境、空间景观还有产业发展等方面会比较出彩。”陈庆军说。

看起来是高校师生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但实际上,“赋能”是双向的。“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深切地感受到她的神奇。湖头村,葛洪道家养生文化承载着我们祖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智慧;五匠之乡实际上是中华民族造物工匠精神的最好表达;十里红妆的吉祥民俗文化更是先辈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吗?”

看着因为一方古戏台上从未见过的木工而兴奋的同学,陈庆军更加坚定了发起活动的初衷,他想象着60个毕业设计作品在这片不断探索“艺术振兴乡村”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就像每个高校的铭牌都被设计成一粒种子一样,未来半年,种子生根发芽,将从60个视角,为村庄带来60个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值得期待。”陈庆军说。

展望

陈庆军最期待的,是6月在田间地头举行的毕业论文答辩,这是前所未有的答辩形式。“村子里,村民四处集聚,可以来凑热闹,也可以现场提问,参与其中。学生论文呈现的可能是设计方案,可能是进行中的工程,也可能是已完成的项目,虽然设计是否落地并不作为论文考核的必要条件,但这会是加分项。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好的设计,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可操作性,一个毕业作品的落地,他们需要和各方沟通、协调,对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是非常好的锻炼。”

这是陈庆军作为一名教师,基于培养人才这一重任的考量,带着学生迈开走进乡村广袤土地的第一步,并且在起步时就教会他们“脚踏实地”,把长三角的高校汇集在一起,他希望看到各高校学子之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而“能力”将成为学生们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

对于村庄,陈庆军同样在寻找激发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60组毕业设计如果落地,谁来负责后续的运营,谁来让它们在村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陈庆军说“高手在民间”,村民才是建设乡村的主人,要让村民“自信起来”,正如东华大学的队名那样,“人民当家作组”。

为了用好村民的力量,“乡聚毕设”活动还特地为同学们安排了村民导师。“设计源于生活,村民导师将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一方面会让学生的作品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在作品落地之后,村民导师将组织村民进行后续的运维。”

陈庆军说,如果配套到位,两三年内便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改变,至于它们会给乡村的长期发展带来什么,陈庆军说,改变本身就会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每一个未知的改变都将孕育新的希望。“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乡贤在关注,乡贤基金、教育基金会、创业联盟,都可能成为‘造血’的力量。”

本报记者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