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今起实施,这是临港新片区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也是推动临港新片区各项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关键性立法。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处处长吴群峰告诉记者,新片区“条例”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化已落地政策和创新举措,不少正在推进、还未落地的政策制度创新也纳入其中。
增设创新内容 填补空白
今年3月,首单LNG加注业务将在洋山港区落地。这意味着洋山港将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实现LNG加注的港口,上海港也将成为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后,全球第三个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日前,《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操作细则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炉。今起实施的“条例”中,也将这一条内容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化下来——第十七条第四款指出,临港新片区内企业经批准,可以试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液化天然气等新型燃料加注业务。
“这条政策,体现了临港新片区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地区出台过这类法律法规。”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张忠超说。
固化已有政策 释放信号
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符合条件的国际航行船舶可以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这一政策也在“条例”中明确下来。据透露,今年3月份,首单业务或将落地。
这样的亮点,“条例”中还有很多。如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国家部署,试点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稳步放宽跨境资产转让业务限制。“条例”明确优化境外投资服务,规定管委会对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地方企业开展本市权限内的境外投资项目,实施备案管理。这意味着权限下放,管委会直接审批3亿美元以下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备案。
“条例”还瞄准痛点和难点,为前沿产业发展松绑、赋能。十四五”时期,临港新片区将打造“国际氢能谷”,计划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1500辆以上。“条例”中对制氢项目布局、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等均作了规定,明确新片区率先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及配套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建设和管理。
对标最高标准 先行先试
今年是临港新片区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决战决胜之年。《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78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去年新片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5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和62%。
自成立以来,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致力于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条例”用立法强化保障各项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首单”在临港新片区诞生。 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