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渊
从历代珍贵书画,到博物馆的珍贵馆藏,艺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让NFT的风潮席卷文化艺术领域。面对艺术数字藏品,有人追捧、有人观望,热度伴随着质疑,从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到数字化藏品的制造,文创的创新之路需要坚守的初心、开拓的勇气,也要谨防被金融产品的投机性质裹挟。
面对NFT的诸多特性,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在于艺术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往,一件数字艺术品因易被复制,所以难以去追溯它的创作者,哪件是原作、谁又是赝品,难以确权也就难以被定价。应用NFT技术之后,虽然仍可以复制,但所有人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公开看到作品的历史信息,谁是原创作者,谁是最初的拥有者,何时以什么价格被转让,因为可以确权,其资产属性和资产价值就能够得到实现。
但也有人提出,类似博物馆馆藏、历代名作、敦煌壁画等,之所以难以被更多人看见,原本是受制于物理空间的局限,数字化转换解决了这种局限,让原本难以一见的文物或艺术品让更多人看见,也有利于文物的保存。但做成可售卖的数字产品即可,为何要做成数字藏品?若是不能得以有效监管,恐怕会被用以投机,人为制造“限量版”,会否将真正的爱好者拒之门外?
在推出首款NFT前,也有人这样问,为何选择将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唱片做成数字藏品,而非数字产品?对此,上海交响市场总监陆菁坦承初衷:“NFT只是我们推出的众多数字文创产品中的一款,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数字文创。”这张珍贵的唱片于前年被捐赠到上海交响乐团,陆菁一直在思索如何让它的历史价值得到更多关注,而非捐赠之后就被束之高阁,首推一万份“限量版”的吸睛效应既是一种提醒,也能让更多圈外人看见唱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