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火车 青溪古镇(摄影) 夜有长短 赖死不如好活 银球飞舞乐趣来 犹闻太行马鸣 东阳味道
第13版:夜光杯 2022-03-25

银球飞舞乐趣来

程忠言

午后,拎着装乒乓拍的袋子外出,楼下邻居问我:“啥地方去?”我脱口而出:“社区乒乓房打球去。”邻居说:“迭个年纪介有劲道打球,身体不错啊!”我冲他笑笑,匆匆朝乒乓房走去。

是啊,奔“7”的人介有劲道打球,这要追溯到打球的兴趣、爱好了。读小学时,一次观看学校乒乓比赛,身材矮小姓董的同学左右角凌厉地进攻,击败了多名对手,看得我一愣一愣很是羡慕。加上当时纪录片里中国乒乓球扬威世界,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张燮林等名将如雷贯耳,让我改变了放学回家打弹子、玩刮片的游戏,与邻居小伙伴,在天井里用凳子搁起大洗衣板,中间放上三块砖当球网,买了最便宜的光板和等外品球,乐呵呵地和小伙伴玩了起来。乒乒乓乓越打越有劲。后来小伙伴家长们也来“轧闹猛”,要和我比赛,被我自创的“下压球”一一击败,打球的兴趣、爱好更浓了。不仅放学后在天井洗衣板上打球,在学校下课和同学“抢台面”打球,在菜场收摊后的长台上打球,节假日还到母亲学校新乒乓台上打球,那真比吃上一顿酒席还高兴!

后来的年代,我跟潮流到农场“修地球”,没条件玩乒乓球。直到10年后顶替回沪在校工作,才有机会重续前弦,重新拿起球拍时别有一番感慨。凭自己一点“野路子”基本功,工余饭后和爱好乒乓的老师打起擂台赛。因在农场挑担腰部受过伤,正手攻球腰部发不上力,自己只能在搓球、防守等方面多使劲。记得第一次参加区职工乒乓比赛,心里有点发紧,稍稍平复心态后,用下旋较强的搓球、稳固的防守,接连战胜数位对手,在争夺决赛权中憾负对手获第三名,手捧奖品和奖状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退休以后,有了更多休闲时间,自然与社区乒乓房接轨。与众多乒友热火朝天地练球、比赛,常常让不爱出汗的我汗湿衣衫。在旁观赏乒友小纪正手弧圈、反手直板横打的高超球技,廖老师固若金汤的沉稳削球和防守,老张漂亮的滑板和犀利的侧身攻,老应变幻莫测的发球和大角度拉开进攻等精彩场景,也是很好的视觉享受和学习良机。当然也有另外一景。有一老球员,爱指责别人不会打球,爱占着台子不让位,自然遭人反感。一天,他要和我比赛,我沉着应战。用冲力较大反手发球,让他连吃数球。后用下旋搓球逼他反手位,他侧身强攻不是下网,就是出界。后我又用左右推打结合搓球,他难以招架很快以0:3脆败。他没声音了。我对他讲,到这来打球,都是来健身寻寻开心,以后少讲别人,台子也让别人打打,他连连称是,后来他待人客气多了。男女搭档的双打比赛,我的下旋发球和搓球再次发威,令对方频频下网。双打中各种怪异的接发球、球板飞了用手脚忙乱击球、各种搞笑动作迭出,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笑和喝彩。置身这样欢乐的场合,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从中感受到乒乓运动的无穷乐趣。

这辈子虽人生磨难不断,可精神状态依然不错。有不少人问了我年龄,都有点吃惊。你有何秘诀?怎么一直不会老?我笑着说:“我的秘诀就是乒乓健身。改用一句歌词叫作:乒乓人永远是年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