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骏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双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提案、议案的热点内容。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各相关产业都在深入评估、研究,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双碳的实现和我们也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支持、配合国家、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确立环保的理念、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很好的切入点。
首先,是确立环保的生活理念。
比如现在不少人对于工作中的纸张使用还有这样的认识,即一份文件,如果是双面打印,从形式而言是有欠正式甚至是不正规的,其背后体现出经手人不甚认真的工作态度,而单面打印才是正确的形式体例。别小看这单双之差,一个大中型单位在一年里,因所需使用的纸质材料采用单面打印,往往会多耗用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各类尺寸的纸张。换言之,如果更新认知,本着节约用纸的新理念,鼓励甚至奖励各部门上下,采取双面打印的方式打印纸质材料甚或直接使用电子版,则一年里即可节约上述庞大数量的纸张,而绝大部分情况下,采用双面打印时的油墨消耗与采用单面打印时并无差别。
又如很多人认为出行乘坐地铁丢份儿,久而久之就习惯了或驾驶或网约乘用车出行。笔者有很多熟人,家到单位的沿线本就有很便捷的公交、地铁线路,节假日从家里出发外出聚会、游玩亦是如此,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理念,而习惯于甚至下意识回避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上述人员一年中就可能单人单车(乘用车)出行数百次,而不论是否使用新能源车出行,其单位能耗效益也肯定远低于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在不少早就普及私家车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尤其是世界级大都市里,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市民的日常出行都采用公共交通方式,无一例外。上海的地铁线路长度已经是世界第一,网线分布密度也在世界上位于前列,况且通勤高峰时段地铁车厢的拥挤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可见,理念的改变确有必要。
其次,是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笔者所在的单位里,有不少同事正值壮年,上下一层楼,都要乘坐电梯;外出步行几百米也一定要开车或坐车。之所以如此,倒并不是在主观上认为有什么必要性,而是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这些习惯。虽然不能说没有这些习惯的同事都是身体健康的,但有上述不妥生活习惯的同事几乎都患有各类慢性疾病,而这类疾病大多数还有一个较为贴切的别称:生活习惯病。笔者也有不少亲友在改善生活习惯后慢性病症状逐渐减轻、身体状况逐步好转,前提往往就是多走路少坐车那么简单。
确立绿色理念、改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保持自身的健康体质,也有利于为所在单位降费增效,同时也显然有助于降耗节能,支持、配合国家、社会按期达成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