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智慧快餐 交友 支持双碳  从我做起 阳台上的诗意 在城市里游弋 墙壁上的桂林山水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2-03-27

在城市里游弋

丁建平

六次搬家,历经五个区,如谈不上奇葩,也算是阅读了小半个城市的烟火和变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虹口区安国路搬到静安区的七浦路。安国路的老式石库门房子沉淀着厚厚的历史沧桑感。如果说四合院是北京的特色,那么石库门就是上海的名片。我在石库门里生活了30多年,当时我住的是石库门前楼,后来自行搭建了一个小阁楼,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对面倾斜的和鳞次栉比的瓦片以及老虎天窗。我很喜欢弄堂里的过街楼,两面都有窗户,朝前看是马路,朝后是弄堂。记得有一年弄堂房子大修,油漆过的石库门黝黑锃亮,彰显威武霸气。石库门里锅碗瓢盆看上去乱糟糟的,其实是删繁就简有条不紊。邻居关系很热络,就是吵架也蛮有味道。后来妻子单位增配了一间小房,喜出望外之余也有失落。首次搬家是最轻松的,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一辆黄鱼车就和石库门拜拜了。

七浦路历史更长,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随着老闸桥(今福建路桥)和天宫桥(今河南路桥)的建成,苏州河两岸南北通衢,七浦路得风气之先,据说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是静安区南部的繁华地带。我在七浦路住的也是弄堂房子,靠街面的,窗下就是那条当时很有名气的七浦路服装一条街,从河南北路一直摆摊到浙江北路,整天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有人曾戏称上海滩有一半牛仔裤是从七浦路批发出去的。这里和三角地菜场咫尺相邻,离外滩南京路也不算远。

几年以后,我单位分房,我以置换的方式拿到了一间小两房,在长宁区娄山关路天山二村。那次搬家可以说是长途跋涉横跨了小半个上海。天山新村也属上海比较早比较大型的工人新村,那时天山路一条商业街也是熙熙攘攘很热闹的。天山商厦和天山电影院是这里标志性建筑。之后我又搭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从娄山关路搬到到了普陀区的大渡河路。最让我满意的是马路对面就是颇具规模的上海曹安路花鸟市场,我欢喜莳花弄草的嗜好大概就是那时养成的。

千禧年之夜我在香港,晚上妻子一个国际长途把我吓一跳,她说要买房子,百把个平方米,很精巧的三房一厅,而且间间都有阳光,新房在普陀区的真光路。尽管那时上海已进入了商品房年代,价格也不是贵得很离谱,但真要买房也是件要伤筋动骨的大事体,毕竟买房不是买菜。瞅着数百万的钱在账面上转来转去,心里还有点抖豁,也算是过了一把瘾。

从香港回来后,儿子要准备结婚了,这个小三房又显得有点尴尬了。于是又开始酝酿要买房,经过斟酌买下了仅一路之隔的一套复式房。这里前面是中环百联,旁边是梅川路商业步行街,住习惯了,方便。后来儿子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心想游弋可以画上休止符号了。然而六年多前因为特殊原因又一次从真光路搬到了宝山区的大华新村。原以为这里会比较偏僻,没想到也早已到处灯火辉煌了。

在城市里游弋让人感到疲惫的不是搬家装修的累赘,而是心底里的遗憾。好多次旧地重游,都已面目皆非,七浦路和娄山关路的房子早已拆迁了,三角地菜场和曹安路花鸟市场也没有了,安国路本来说是作为上海风貌区域要改建保留的,去年也动迁了。尽管石库门曾经有过辉煌,但终究抵不住滚滚现代化潮流的诱惑。

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对我来说旧时的风貌只能尘封在记忆里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