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家网课已经两个星期了,对学生和家长群体的心理调适有什么建议?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第135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说,本轮上海疫情受影响较大的是中小学生。但如果说到心理困扰的话,无论哪个阶段的孩子及其家长,其实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
■失落感 这届孩子“人生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学校时开时闭,感觉读了个不够完整的书。同时担心未来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危机感 觉得孩子在家无法正常学习,可能被别人超越;还有人希望孩子借此机会弯道超车,总之是感到忧心忡忡。
■无序感 觉得自己这阵不仅有一大堆要操心的事,还成了全天候的“老师”,整个生活乱成一锅粥。也担心自己做不好老师角色,怕孩子一旦养成耽误学习的不良习惯,今后就无法纠正。
■自责感 孩子觉得如果无法正常学习,或者网课学得不好,对不起家长;家长觉得如果没辅导好、管理好孩子,会愧对了孩子。
谢斌建议,如果想更加平和理性、更加建设性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和家长可以一道来做“加减乘除”四道题。
■保持节奏做加法 孩子们可以在家长协助下自行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让自己跟上空中课堂和老师要求的节奏,同时可以在家中布置一些类似教室的学习环境,保持在校期间的一些仪式性活动。
■顺应变化做减法 当发现孩子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脾气或者不容易接受管理时,家长要用包容和淡定的心态去面对,少一点急躁,少一点指责,冷静地帮助孩子调整适应。
■亲子互动做乘法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引领和示范——在困境中不慌乱、在重复中不单调、在消遣中不沉迷,这样才能和孩子共同营造出乐观、积极、有腔调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亲子之间良性互动起来,幸福感能够加倍,正能量也能够加倍。
■提升效率做除法 作为“分母”的家庭环境和人际氛围越简单寻常、越少相互干涉,家长之间关系越和谐,家长本人越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或者至少不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多暴露负面情绪,孩子的自觉性和专注力就越强。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