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黄山抗疫中的上海民警 10天生成400多张核酸检测码 公共服务线上享 数字绣画新水乡
第12版:长三角 2022-03-29

公共服务线上享 数字绣画新水乡

“近期到我们互联网医院就诊的病人数量急剧上升,大多是慢性病随访的复诊、配药,每天接诊量达几百例。”朱家角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亚芳说。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互联网医院的优势更为凸显,病患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日常慢病的诊疗,便民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的流动。

医疗卫生、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公共服务是民生获得感最强的领域,让老百姓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富裕、更有滋有味,始终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义。

线上优势凸显

利好持续释放

2020年10月24日,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投入运行,“基地”就在朱家角人民医院,主要功能包括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同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其中,智慧互联网医院运行一年的数据显示,通过手机App在线完成复诊、核酸检测和慢性病随访的病患,已有万余人次,平台注册医师超过500名。

“受疫情防控影响,医院近期人手紧张,这两天远程医疗平台暂停运行,但互联网医院运行正常,我们会根据医生门诊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接诊量,病患复诊、配药、结算,都可以在线上完成。”李亚芳说,随着服务终端布点的延伸,如今,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已经从长三角辐射全国,“一些政策性突破的举措会在示范区先行先试,比如医保线上异地结算。之前很多因为就医习惯选择线下就诊的病患,转用互联网医院后,都觉得比线下更方便。”

除了线上医保结算,示范区三地居民的9类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35项医学检验结果,已经实现互联互通互认,有效降低了对患者的重复检查检验率,减轻了就医负担。而在公共卫生领域,更多便民的、能够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举措,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将继续探索,深入推进。

比如,深入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工作机制,率先实现一体化示范区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比如,探索建立一体化示范区疫苗全过程追溯管理系统,提供同质化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和管理,实现对疫苗的全程动态监管,加强疫苗接种安全;比如,集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急救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青浦区公共卫生中心已于2021年7月开工,目前地库墙板结构正在施工中,计划于2023年9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区域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发展更新迭代

美好期许在前

示范区的建设并不会因为疫情的反复而止步,人们对美好生活始终向往,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并为之不懈努力。

你看,在吴江,集度假康养、田园农场、艺术文创、亲子娱乐、商业会务于一体的全场景、沉浸式世界级微度假目的地——融创桃源国际生态文旅项目,田园示范区禾风农场已经启用,西地块民宿组团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东地块民宿组团也建设近半;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平望·四河汇集,大龙荡已完成民宿、游客中心、厂房软装布置,村上长漾里已完成民宿、蚕桑基地建设和果园建设,春风柳岸已初步完成与蓝镇合作投资意向协议草案,并与同程文旅进行项目合作交流。

在嘉善,姚庄镇的沉香文艺青年部落已完成基础测绘、地勘和结构检测,正在进行方案设计,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互联网+水乡远程办公”为特色的青年创业社区,打造长三角共同富裕创业平台;西塘镇的荷池社区已完成地勘作业及围墙封闭,施工道路路基施工也已基本完成,并将按照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标准加快推进,力争2023年完成主体结构,2024年全面竣工,全面打造安置社区典范。

我们期待,田山歌早日在长三角的山花烂漫间唱响,期待古镇再展昔日熙攘繁华之姿,期待淀山湖上重现“百帆迎客”之貌。我们期待,风雨过后,江南绽放。

本报记者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