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疫情早日过去,生活早点回归正常。”青浦区金泽镇雪米村村民李学根,今年52岁,是一名党员。他在位于苏州吴江区的亚德林公司工作,之前每天跨省通勤上班。虽然上海和苏州是两个城市,但公司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开车过去也就20分钟。
最近疫情形势严峻,苏州、上海接连承受疫情防控压力。3月上旬,李学根接到公司两份通知,一是要求大家根据工作情况居家办公,二是要求党员到所在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李学根在村里,看见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就去村委会报了名,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
3月15日起,他每天都会起大早,去村委会帮忙,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登记信息、打印二维码、逐户上门宣传,为开展网格化筛查工作做足准备。年轻人大多去城里了,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他们不会用手机,生成核酸登记二维码的步骤看似简单,但对村里一些年纪稍大的志愿者和村民而言,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所以一开始,大家登记效率不高,每天要弄到很晚。
李学根发现网上生成二维码的教程不够详细,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碰到问题。于是自己研究,根据个人理解和实际应用,将登记教程再次优化,排版成PPT形式,增加备注提示,形成一个“傻瓜版”,批量打印发放给有需要的人,让大家看得明白(见上图)。后来,村民登记信息更方便了,效率也提升了。
李学根的手机相册里,存了400多张核酸检测二维码,都是近10天为村里老人或者外来人员核酸检测生成的二维码。金泽镇的两轮核酸筛查,他也作为志愿者在陈东村筛查点位参与秩序维护工作,引导村民戴好口罩,备好“检测码”,遵守“一米线”等防疫要求。
其实,这不是李学根第一次当防疫志愿者。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他就响应号召到雪米村村委会报到。当时,城东、南新、雪米三村作为长三角区域化联防联控道口合并,李学根就到入村道口进行值守。后来,苏州出现疫情,他作为企业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也报名当志愿者,和同事们一起抗击疫情。“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不管在苏州还是在上海,都有感情,哪里需要,我都会站出来,为抗疫工作出份力。”李学根说。
通讯员 杨晨熙 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