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拉车的牛 非洲草原上的“亲兄弟” 春季疏肝的正确打开方式 虽遇倒春寒  犹有花枝俏 伦教糕
第16版:夜光杯 2022-03-29

虽遇倒春寒 犹有花枝俏

林紫

2022年的春天,来得有些梦幻而无常:神兽回笼、居家办公、隔离封控……网格化筛查下的这座城,恍惚间让人有些时空错位……

虽然挑战不断,但一刻未曾停歇,总是面对当下。尽管如此,生活节奏和秩序的骤然改变,此起彼伏的未知风险,依然难免令每个具体的人上演了一番五味杂陈的“内心戏”——

有人说:“两年前陪娃网课的阴影还没散去,现在网课又遇到青春期,简直就是灾难片!”

有人说:“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正想重新规划未来,转眼又没了方向!”

也有人说:“从小区被封的那天起,我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好像所有的症状我都有。虽然核酸检测一直是阴性,但我就是害怕,万一真得了,怎么办!”

更多人说:“疫情反反复复,搞得人都麻木了,整天待在家却感觉比上班还疲惫,还动不动就想发火,真是一言难尽!”

敲下这些文字时,我的窗外正盛开着一树一树的樱花、桃花、玉兰花,花下,是一个一个排着队测核酸的友邻。完成检测的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在花树间一闪而过,清脆的笑声与枝头的鸟鸣婉转交映、煞有生趣。我忍不住拍了几张绿意盎然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轻轻赞叹:“草木在发芽,孩子在长大,春天的脚步,永不会停下。”

没想到,一眨眼功夫,这段《人世间》主题曲式的赞叹引来了四海八荒的共鸣与回响,仿佛这场春天里的隔离与封控反而更加拉近了彼此的心灵。

想起上一期成都电台抗疫节目连线对话时,我说:“天生幽默,是成都人民抗疫的心灵法宝之一。”没过几天,便看见了上海“运动会入场式”的花式“核酸检阅”视频——一对年轻人为小区里举牌列队、有序检测的邻居们配上了振奋人心的音乐和解说词:“迎面走来的是60号楼代表队。他们沉着冷静,目标坚定,对本次隔离战疫有着必胜的决心……”

说来也怪:一样的人、一样的检测,经过稍稍不一样的配乐解说,立刻一改沉重枯燥的疫情画风、变得积极阳光、乐观有趣起来。就像我家的“封控修行三人组”——为了让居家抗疫的日子相看“三”不厌,一场早餐时的哲学讨论后,妈妈我自号“缘起”;爸爸也不甘落后,宣布他叫“性空”。接着,我们心照不宣地看了一眼正值青春期躁动的娃,异口同声地说:“你就叫‘无常’吧!”说来也怪:自从有了各自的“自号”,居家的日子快乐多了。尤其是心头怒火快要被娃点燃时,一声“无常”,便各自安好了。而且,没有什么事,是一盘象棋、军棋和跳棋解决不了的……

疫情之下,烦躁恐慌、担忧麻木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而随机应变、自找乐趣的及时自救则必不可少。持久漫长的抗疫之战,既需要外部完整的防控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也需要内在丰盈的能量储备和稳定健全的心理免疫系统。幽默风趣则是心理免疫系统的增氧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如果不能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就会因为压力而产生过度焦虑,导致体内有益细胞数量大幅下降;相反,面对恶劣环境仍能保持乐观心态的人,体内有益细胞的数量则基本没有变化。

换句话讲,无论严冬还是倒春寒,即使抗疫挑战多如“悬崖百丈冰”,只要你愿意多一些幽默风趣,放眼望去,也会发现处处都有“花枝俏”,更会发现:即使居家隔离,也一样可以将眼前的日子过得充满诗意和生趣、而不是只有苟且与委屈。诗意和生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穿越生命中的种种考验、不仅是疫情。

待到山花烂漫时,“缘起”“性空”和“无常”,愿与你一起“丛中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