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中山医院  每天均可办理出入院和开展手术治疗 慎终如始做好患者救治护理 安全有序推动公共交通逐步恢复 分两阶段做好社区疫情防控
第2版:要闻 2022-05-22

分两阶段做好社区疫情防控

第一阶段 目前至5月31日,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 第二阶段 实施疫情风险地区划分,以小区等为最小划定范围

今天上午10时,上海市举行第19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通报,5月21日,本市新增5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57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2例本土确诊病例中,23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9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57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封控区、管控区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调整为防范区?防范区怎么才能变成低风险地区?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接下来分两个阶段进一步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阶段:目前至5月31日,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

封控区如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调整为管控区,后续连续3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调整为防范区;如出现阳性感染者,封控区调整时间重新计算。管控区如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调整为防范区;如出现阳性感染者,管控区调整为封控区。防范区如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不作调整;如出现阳性感染者,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综合阳性感染者数量、区域分布、疫情风险等划定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范围。

第二阶段:全市实施疫情风险地区划分,若区域内无封控区、管控区,则该区域可视作为低风险地区,解除防范区。

原则上,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居民小区、自然村、单位等作为最小划定范围,可适当扩大至毗邻风险区域。区域内14天内累计报告10例及以上阳性感染者,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该区域划定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区域内14天内累计报告不超过10例阳性感染者,或发生1起聚集性疫情,该区域划定为疫情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该区域转为疫情低风险地区。

在“三区”管控措施方面,封控区封闭管理期间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小区(单位),严禁聚集”。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在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后,将实施14天封闭管理,人员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区域内报告最后一例阳性感染者后,如连续14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该区域降为疫情低风险地区。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