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陆家嘴夜景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德国雄克公司(SCHUNK)的仿生机械手是当届展会的明星展品之一 本报记者 萧君玮 摄
2022年5至6月,洋山深水港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稳定企业在沪发展的预期和信心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1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图为上海虹桥商务区,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19年6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仪式举行。7月22日,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上市交易,科创板开市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上海,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2017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飞机C919从浦东机场起飞,完成首飞。这一年,上海的改革创新同样有重大进展。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实现三年预期目标,累计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区内新增企业4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但重申了中国开放的决心,还将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交给上海。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滴水湖畔揭开面纱。在第二届进博会配套论坛“上海国际高峰仲裁论坛”上,上海市司法局发布《境外仲裁机构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业务机构管理办法》,2020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境外仲裁机构可以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业务机构。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引领区意见》)一经发布,就引起强烈反响。上海迅速制定实施贯彻《引领区意见》的行动方案,发布了通关便利化等政策,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等重大改革实现突破,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等开放措施有序推进。
潮涌东方。5年来,上海始终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加快形成了一批具有集中度和显示度的重大成果,一步步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