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仿王鉴笔意图(水墨画) 不在上海的日子 无尽的思念 硬气 水阁屋
第14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2-06-11

水阁屋

□子墨

欲暗微明之际,半圆的石头拱桥已被灯光包裹得水晶般晶莹剔透;桥下的水,平整得犹如湛蓝的玛瑙,上面泼了些房子的倒影,婆娑的树影眉黛轻浅地溜进水里;檐下黄色的灯光洒在粼粼的河面,那是一条乌篷船刚刚划过,那桨仿佛也不忍刺破此刻的静谧祥和,缓缓地画着“S”,悄无声息地渐渐远去……

花开时节,如果去乌镇,眼里就是这样一幅参差深浅的临河水阁屋唯美图景。

乌镇水阁屋?对。

水阁屋,一个清新水灵、有些离尘脱俗的名字。叫水阁,是因为屋脚伸到了水里,江南多水土珍贵,临水建屋想多点面积,于是,把石头的、木头的柱子扎在河道里,架桁梁、搁木板,再做墙、盖顶,水阁就成了。

但奇怪的是,只有乌镇有这样的水阁,此谜难解,但水阁给乌镇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十字形的主河道将乌镇分成四条长街,船是小镇活力的“顶梁柱”,而水阁就是各家各户的停船库,对,停“船”库。货上岸,船轻轻入于阁下,就免了日晒雨淋;掀开阁中活动盖板,汲水洗涤便足不出户。也有人家的水阁门外有石阶,延伸直通至水面下,洗衣洗菜极方便。

乌镇的水阁,还有一个传说。说从前,有个豆腐倌,生意渐渐做大,就想扩大营业面积,看着河道,看着看着,盖了水阁屋。谁知,很快传到镇里巡查官那儿,自然是三天内拆除,不然过堂!豆腐倌慌得手脚乱颤,找到街坊——那位穷秀才。秀才给一纸条,吩咐过堂时,你大呼“我无罪”,递上去。过堂那天,老爷惊堂木“叭”地一拍:“私占官河,阻碍交通,船只难行,该当何罪?!”豆腐店主于是拿出纸条,高擎头顶,老爷打开一看,上写:“民占官河五船并行,官占官河,两船难行,谁碍交通,老爷自明。”原来“两船难行”的事是此老爷干的,巡官顿时语塞。豆腐倌的水阁屋得以保全。

乌镇很美,乌镇人茅盾的笔下:“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在乌镇,家家滨水而居,水阁三面有窗,凭窗眺望:绿树掩映、粉黛鳞错,青藤早已“画”满观音墙,乌篷船也已摇碎一河青玉;天青、水碧,夹着中间的青黛翠绿。当地人说,夏天热,就在水阁里喝茶、纳凉、谈天说地,凉风河上吹来,不要太爽;冬天,水阁里面晒太阳、嗑瓜子,喝着小茶聊着天:真个是人间美景仙也羡。

乌镇还有“市河”:十字河道里,家家水阁前,四邻八乡的百姓拿着自种的菜果、家养的畜禽,摇船汇聚河道里,穿梭叫卖,渐渐地河道就形成集市,临河的居民一声喊,船就摇到水阁边。乌镇西栅的水上市场年深月久,被远近的乡亲称作“水市口”:那是被一条东西向木栈桥一分为二的宽阔水面,河道里船儿攒集,两侧临河尽是水阁,图景羲皇。

乌镇美景与一位老人有关:阮仪三。那些年,拆老宅子建假古董盛行,但乌镇没有。“古城卫士”阮仪三因此十分称赞乌镇的一代一代“当家人”,他也和乌镇一起合力开展小镇的风貌保护。这些做法被世界同行称为“乌镇模式”,其中包括“三线地埋”“污水排放”“居民直饮水”等,多年的努力,成就了今天老屋与美好生活并骑同行的样貌。

乌镇的水阁屋宁静、空灵,带几分淡雅的仙气,《似水年华》的拍摄因此选择了这里。“年华岁月,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想你的心,百转千回……”还记得剧里那优美的旋律吗?那就是乌镇。

与你相约,去一次你就会爱上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