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妍
胡晨韵
昨天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展播、购物节、国潮曲、藏品纪等一系列活动让各个互联网平台都刮起了非遗热的旋风。可以欣赏非遗专题片、聆听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作品,还可以跟着哔哩哔哩网站的年轻博主进行一场线上的海派城市考古,或者买一份非遗乐器数字藏品,甚至可以自己设计一份国潮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打开了非遗的年轻花样玩法。
传统新潮无界限
“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全民直播时代,传统民乐器不再像以往那般曲高和寡,打开手机,网友的段子层出不穷。昨天上海大世界举办的“云上乐宴”从下午3时开始,带着民乐破次元而来,17位民乐艺术家连续8小时直播,携手带来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惊喜。
被年轻人称为古筝“祖师奶奶”的孙文妍用一曲《高山流水》专治心浮气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致俭告诉你乾隆有多爱古琴;中阮大师冯满天不仅是中阮琴痴,也是摇滚老炮儿;百万粉丝的唢呐大神陈力宝吹响乐器王者唢呐,雷鬼版《百鸟朝凤》你听过吗?柳琴行家吴家宝演奏李白的《赠汪伦》;尺八推广者张圣群吹响电影《神话》的主题曲《美丽的神话》……
17位民乐艺术家“神仙打架”,12种传统乐器混搭让人目不暇接。既有各种传统经典曲目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等,又有年轻国乐手们的原创曲目《大吉大利》《茉莉》等。传统民乐与新民乐有了“面对面”碰撞的机会。即便是经典名曲《百鸟朝凤》《十面埋伏》,也给出了传统和现代的两个版本。
加入意味新可能
在民乐传承的路上,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一生致力于江南丝竹研究和传承的上音教授孙文妍说:“江南丝竹在上个世纪也曾是潮乐,我是在替年轻人守住传统,继续传承就要靠年轻人了。”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的一首唢呐版《神女劈观》已有200多万点赞,昨天他不仅吹响《神女劈观》,还带来一首电影《钢铁侠》主题曲《Back in Black》,让唢呐时尚化、年轻化。
抖音上的箜篌博主满宝酱(见上图)是位90后,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箜篌不是竖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乐器!”《九九八十一》《遇见》《海阔天空》《卡农》《走出埃及》……一系列中外曲目的演绎让人惊叹箜篌的无所不能。观众也在更多的民乐人身上看到突破——张哲源和李梓源这对情侣档中阮演奏者四手联弹电视剧《西游记》里的《云宫迅音》;尺八传播者张圣群曾与民乐音乐人一起,用尺八、琵琶等乐器,在街头演绎《孤勇者》。
少些束缚放手做
让非遗流行化,就是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吗?以民乐为例,传统衍生的创新总是伴随着各种争议,有的人担心跨界融合会“出界”,丧失民乐原本的味道,民乐创新的界限在哪里也莫衷一是。胡晨韵坦言,“我们经常说跨界演出,其实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个界。”人们经常说古典乐应该这样,流行乐应该那样,其实是在限制很多人对于音乐的爱好,或者是限制一门艺术的发展。
传承的道路,其实是一场苦旅。过去五年,杨致俭“钻”进故宫,开始了故宫古琴文物研究、故宫院藏古琴复制、古谱复活、古琴演奏、古琴教学等工作,重新做了一回学生,只为让古琴寻觅到更多现代知音。
传播,则意味着对非遗娱乐化的包容,就像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既会演绎传统曲目,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纯正的本味,也会演绎流行曲目,用更年轻的心态和表演形式,进一步诠释“传统乐器也能很好玩”的理念。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