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炽越
据成语词典,“有眼无珠”这个成语是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伟大或重要的人与事;那有眼无“注”呢?抱歉!词典上查不到,不幸,我却患了此“病”。
前一阵子,我发现自己找不到眼前的东西了,明明近在咫尺,却看不见。那天,饭后服药,手一抖,两粒药片落到了桌上,找了半天没找到。三岁的小外孙来到桌前,一瞧就在药瓶旁找到了。
不但小小药片找不到,较大的物件也找不到。有一次找电脑手写笔,那细细的杆子明明就横在电脑垫上,但我在写字桌上先后扫了三遍,愣是没看到。妻子见我在屋内闹腾,问我找什么?我说电脑笔找不到了!她手一指,这不是?我顺她手指一瞧,那黑色的笔果然就在眼前。
后来,找不到眼前东西的现象多了,我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就去了趟医院。检查了视力,眼压、眼底,并做了视野检查。结论:无器质性病变。医生让我少看手机,健康用眼。
我问医生,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医生说,知道“心明眼亮”这个成语吗?我不明白医生的用意,只能胡乱地点了点头。医生接着讲,心与眼睛是相连的,你找东西时心里着急,眼光是虚浮的,这要找的物件不入心,眼睛怎能看得到呢?!我对眼科医生跨学科的调侃,一头雾水。
从医院回家后,找不到眼前东西的事情继续发生。后来我也懒得找了,花了些小钱,将经常用的小物件都配了备件。手写笔找不到,就拿出另一支;红色老花镜不见了,就戴蓝色的;黑色鼠标看不到了,就用红色的。心里在嘀咕,反正不是眼睛有疾,怕什么?物质不灭!找不到的东西仍在家里呢!
找不到东西的焦虑平息后,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常平凡中,时有享受使用“新物件”的愉悦,又有老物件“失而复得”的欣喜,我已渐渐习惯了新的生活状态。
前不久,在一次老年人咨询活动现场,我遇到了一位老年心理专家,向他倾述了心里的困惑。专家说,此类情况在我门诊中经常遇到。我急切地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专家问我熟悉照相机构造吗?我摇摇头。
专家接着告诉我,人眼就像一台变焦照相机,随着年龄增长,越老,变焦能力越差,很难将近处的物像聚焦,就会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在找东西时容易着急,一急,就像看书一目十行一样,有用的信息就被眼睛的“探照灯”略过了。
我忙说,那就是有眼无“注”咯?专家说,也可以这样讲,你的目光没有扫在你需要的目标上,那怎么能看得到呢?!
我听后对专家说,有眼无“注”,看来关系不太大,有眼无珠,那就麻烦大了。专家拍了拍我,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