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逝世一周年。近日,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直播间图书品类销量第一名的图书正是由时代华语出版发行的《许渊冲:美得窒息的唐诗宋词诗经》,热销11万套。也许,这是我们缅怀以百岁高龄辞世的许老最好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知道诗词的美,语言的美。
“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巨大的成就是对中国古诗的英译,包括《诗经》《楚辞》《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和《李白诗选》等,并由此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他的法文译著有《唐宋词选一百首》与《中国古诗词三百首》等;他的西方名著中译本也非常考究,《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和《追忆似水年华》等中译本堪称经典。
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的许渊冲,17岁考上西南联大。虽因战乱条件艰苦,但那时群星闪耀,培育出了一代精英,许渊冲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许渊冲老师的钱锺书曾评价他的翻译:“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许渊冲27岁留学巴黎大学,30岁回国,1983年起,他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始终坚持翻译与写作,直至生命的最后。2014年,他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荣誉“北极光”奖,并且是该奖项亚洲唯一获奖人,此时距离他从事翻译工作已60余年,译著达100余本。
早在西南联大时,他就以嗓门大、性子冲著称,人送外号“许大炮”。搞起学问来,即便遭遇非议,他也不以为意,“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他在名片上直接印上“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当有人婉言建议他“谦虚点”时,他回应说:“这是实事求是!我的名字比名片还响!”
许渊冲对自己译诗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他认为翻译时“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提出翻译“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即翻译出的诗词,要像原诗的格式韵律一样工整押韵,更要有原诗思想上的意境之美。他翻译的诗词也确实是这样,极具韵律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正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别人眼中翻译这份苦差事,在许渊冲做起来却是其乐无穷。他曾说:“对我而言没有日夜。每天和每天的区别只有一个,有没有翻译。”“同一句话,我翻得比别人好,或比自己好,这就是乐趣。这个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
文化传承看“东方”
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热销的《许渊冲:美得窒息的唐诗宋词诗经》,不仅对许渊冲的英译进行还原,还对诗人的传奇人生和历史背景进行注释。主播董宇辉不断感慨,许渊冲是他大学时代就开始喜欢的翻译家。这套诗词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史、中国历史的万花筒,可以从小看到老。
作为许渊冲的学生,俞敏洪在直播间说:“有人说我是个爷们,但是我觉得许渊冲才是爷们。他为中国文化做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做了很大的贡献。”俞敏洪还透露,许老逝世后的图书版权都委托给了他,而涉及到的版税收入都将用于基金会的运作,去助力更多年轻的翻译家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美。
几乎每个东方甄选的主播都非常喜欢这套书,董宇辉、顿顿、甜甜等在直播间给用户朗读英文、中文诗,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讲解他们喜爱的许渊冲老先生。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