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以党员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走上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用心用情用力传承红色基因 脚踏实地小目标  汇成发展大图景
第4版:创造新奇迹 展现新气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2022-06-27
市党代表、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丁晓

用心用情用力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9月7日,是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我们全体职工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耕历史文脉,创新开展研究、展陈、宣教等一系列工作,深入推进上海党的诞生地的发掘宣传工程。”市党代表、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丁晓告诉记者。

“去年,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建成了国家5A级景区,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兄弟场馆的文创很火,我们也要跟上脚步。现在,我们在积极申报第二批文创产业的试点单位。”她介绍,中共四大纪念馆这几年也是秉承着创新、年轻、精品这三个理念。

当年,四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9.37岁,就等于是百年前的80后、90后、00后。而现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也是不到30岁。大家继承先辈遗志,用心用情用力传承红色基因。“平时讲解中,我们会因人施讲,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比如,面对小朋友,我们会说,‘这就是百年前的80后、90后、00后,你知道这一位代表是什么星座的吗?’”丁晓说。

在她看来,红色文化在整个上海文化中肯定是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具有引领作用。5年来,上海红色文化传播发展得很快。5年前,观众可能就是很单纯地参观一圈,听完讲解就走了。现在来的观众不一样了,他们现在不光是想线下来参观,很多年轻人还会问有没有数字展馆,或者问线上有没有其他活动,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另外,5年前,宣教方式也比较单一,没有现在多元。如今,观众可以走进纪念馆,工作人员也可以走出纪念馆,将一系列的展览、视频、演出等,送进学校、送进课堂、送进企事业单位。

这几年,纪念馆在数字化方面也有不少探索。她透露,最近元宇宙非常火,接下来,纪念馆将打算让元宇宙这种形式融入红色文化中,融入党史故事里。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我们从今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党的二十大召开完以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去筹备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所以,我们也是马不停蹄。”丁晓说。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