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玲
昨天上午10时47分许,浦东新区人民东路南祝路附近,一辆1038路公交车滑入中港河。新媒体时代,大量视频让公众迅速连线现场:“59岁公交车司机突发心梗”“外卖小哥丢下手机跳河救人”“追车欲援手者跌倒迅速爬起”……
公交车司机、外卖小哥、路人,他们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普通劳动者,但他们自有感人的担当。即便突发心梗,司机也不忘用最后的坚持告诉乘客逃离;即便腿部骨折刚从贵州老家养病回沪,外卖小哥也不顾腿伤下水救人;出事点附近无数人奔跑着救援,镜头记录下有人跌倒再起身奔救的感人场景……
这些视频传递的人性温暖,像一束束光,照亮沪上无数人的心海。城市需要劳动者的温暖担当,每一束担当者温暖的人性之光,汇聚到一起,就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光辉、城市品格。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在火灾中、在疫情中、在各种各样突发事件面前,外卖小哥、骑手、快递员这些词汇所代表的一个群像。这座城市年轻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以青春为这座城市服务,同时也往往以热血为这座城市担当。临难而起、临危而助,他们人性中的美和善良,感动着这座城市。
感恩他们的奉献,感恩他们的担当。当下,或许我们这座城市更该考虑的,是如何为这座城市的骑手们“赋能”:他们会慢慢老去,他们现在都有力气,但再过些年,他们该以什么状态继续为这座城市服务,并保有自己的尊严和体面?
或许,“知识赋能”是不错的一种选择。相关外卖平台企业应当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更多担当,在这一块有所突破。当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有所布局。城市“骑手”们为这座城市奉献过,回馈他们,既是感谢,也是培育。
城市需要劳动者的温暖担当,担当者越多,城市就越温暖。一座充满温暖的城市,才更能留住人、吸引人,才会有更多“闯”意、更多“创”劲,拥有光明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