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夏初(中国画) 徜徉小区探寻美 迷上“硬”艺术 脸谱与玩具兵器 父亲的纪念章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2-07-04

迷上“硬”艺术

□王妙瑞

60岁学摄影,70岁学篆刻。学艺“吃硬不吃软”,成为侍德全老人的兴趣特点。

老侍在福州路上海文化用品商店工作了几十年,熟悉店里经营的各种品牌照相机和篆刻石材、刻刀等。他会拍照片,就是不会刻东西。他放下相机,拿起刻刀,是一次偶然。70岁时,社区学校开办了篆刻培训班,老侍报名参加。学艺结业时,老师的评语是,“进步很大有发展空间,希望今后以雕刻人物为主”。这可比治印难度大多了。老侍把家里一间小房变成了工作室,整天在里面雕啊、刻啊,沉迷其间,废寝忘食。家人说“侬是不是发痴了,哪有七老八十学篆刻的?”老侍哈哈一笑,自封“篆迷老人”,每天乐此不疲。

老侍雕刻的第一个人物头像是陈毅,原来他与陈老总有缘,想用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陈老总的怀念。1949年侍德全13岁,进了梅兰芳传艺的上海夏声戏曲学校学戏。学校地下党与解放军三野接上关系,戏校120余名十来岁的学生,获准加入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文艺工作第三团。陈毅司令员特地来看望娃娃文艺兵,当众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保证每个孩子一天吃两个鸡蛋,大家听了欢呼雀跃。接着,老侍雕刻了新四军其他20位将领肖像作品,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闻讯予以全部收藏。

老侍的上千件篆刻作品贯穿着一条红色主线,像一部形象化的石刻党史资料,包括一大会址、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成就等。老侍从业过的百联集团下属的四行仓库,是一座以抗战闻名的历史保护建筑,这激发他创作了270多件抗战题材作品,其中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场景大,需要用两块拳头大的玉石拼接起来篆刻,要做到天衣无缝极见功夫,老侍拿出了精品力作。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老侍把作品汇制成8件立轴、2个长卷展出,广受好评。

常有人来家里参观,老侍买了一台塑封机,把篆刻作品拓印后塑封,还有自费印制的篆刻作品集一并送人。85岁时老侍封刀。去年他从新闻中得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去世的消息,悲痛中重新拿起篆刻刀,为两位心中偶像雕刻了人物头像留作纪念。今年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党的二十大要召开,老侍酝酿篆刻这些重大题材。13年间,老侍创作了1500多枚篆刻作品,并荣获了上海“百名市民手工艺达人”的荣誉证书,教育部领导来社区看了他的作品后,也为老侍点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