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去战吧,这是自己和自己的对垒!” 上海高考作文题 三年高中两度疫情 淡定踏上青春“战场”
第4/5版:上海新闻 2022-07-07

上海高考作文题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门口,市三女中的考生有序入场 本报记者 董怡虹 摄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点评

>>>

看似平淡,却山高水长

今年的作文题出得好,看似平淡,却山高水长。延续了前两届的思辨性以及二元式的选项。但今年有一个难点,就是选题上面的不平衡。“使人感到担忧”,比较容易上手写。因为一个社会如果缺少了发问的能力,就僵死了,缺少了年轻人的探索精神,这个社会肯定是不健康、缺少创造性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这个题目就很难有出新,很难拉开档次。

我想可以从“有人觉得正常”,加以更仔细的审题。

“正常”其实有三个点。第一,我们可以等待长远的时间沉淀下来之后,有更成熟的人生阅历,很多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第二,一个正常的社会,既要有不断的发问不断的探索,但是也要有一个规范与常态。人类学家早就说过,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后塑型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同塑型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和前塑型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这三种文化共同的存在(米德《文化的承诺》)。第三,不要把发问和结论对立起来,也不要把小孩子和大人对立起来。也就是说,在发问当中,也一定会有适当的结论,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会有成熟的经验。

当然,这个题目还不光是议论,一个好的题目和丰富的材料,要靠平时的读书与积累。这就是我说的山高水长。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胡晓明

可思考的角度非常丰富

上海使用语文部编新教材后的第一届学生今天高考。新教材与过去本市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是把阅读与写作放在一个单元里,读写结合。今年这届考生虽然历经困难,但经过新教材的读写训练后,写今天这个作文题还是比较容易入手的,而且作文题也与教材里的很多内容可以勾联起来。

小时候喜欢发问,长大了看重结论。题目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和自我,可以体现出正确价值观念。同时,这个作文题聚焦与开放相结合,不预设主题,可思考的角度非常丰富,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思考。所以,一定会涌现不少考场佳作。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核心素养的。这个题目也比较友好,题干表述清晰,但要写好却不太容易,因为题目本身很有张力。关键是思考的层次推进,文字表达要有逻辑,这是个挑战。高考作文的区分度也就在这里。

杨浦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王玮

(本报记者 易蓉 王蔚 整理)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