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非洲石雕·母亲 两枚防疫纪念章 夏赏清代耕牛砚 紫砂壶上养桑蚕
第14版:民间收藏 2022-07-23

紫砂壶上养桑蚕

雅致的桑蚕纹紫砂壶

◆胡胜盼

宋代诗人翁卷有诗云:“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国的蚕桑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笔者的藏友手中有一把精巧雅致的桑蚕纹紫砂壶。

我国的蚕桑文化发展经历了萌生、成熟、兴盛和迁化等四个阶段。其中,以蚕纹为标志的石器时代是萌生期,以“桑、蚕、丝、帛”的甲骨文字、玉蚕和“采桑图”为标志的夏商周时期是成熟期,以“丝绸之路”为标志的秦汉隋唐时期是兴盛期,以蚕丝民俗为标志的宋元明清时期是迁化期。由于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它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蚕桑文化体系。这套蚕桑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法、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

这把桑蚕纹紫砂壶泥料纯正,发色润泽,长19厘米,宽12.6厘米,高8.4厘米,重442克,敞口,圈足、带盖、弧腹,在耳把、壶流、盖面和器身上雕饰桑叶和蚕虫,形象逼真,刻画清晰,加之制作考究,称得上是紫砂壶中的佳作。壶底款识“陈鸣远制”。陈鸣远,号鹤峰,又号“壶隐”、石霞山人。清代康熙年间人,因有不同说法,具体生卒年月待考。相传其父是制壶名匠陈子畦,宜兴上袁村人。他制作的紫砂茗壶式样新颖,雕镂兼长,多具创意,且能自制自署,以技艺全面精湛、富有创造精神驰名紫陶艺苑。他上承明代精华,下启清代格局,还突破以往常见的单纯几何形体,把视野转向大自然,制作出几可乱真的“像生器”,发展了自然写实的风格,在紫砂壶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陈鸣远的紫砂作品流传至今并不算多,散布于海内外藏家手中,并没有系统地排比鉴别,因此,藏友的这把紫砂壶是否为真品也有待严谨鉴定。

在门类众多的茶具中最富文化内涵的莫过于宜兴紫砂茗壶。紫砂茗壶不轻浮、不媚俗、不炫耀,它的气质与文人追求的“天然去雕饰”相近,体现出一种默契。反过来,文人墨客古雅精致的品位也影响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他们的审美导向促使制造者不断创新,以符合新的审美标准。

清代紫砂壶的创作工艺有很大改进,在装饰上面多采用浮雕、印花、贴花、加釉加彩等工艺,让紫砂壶变得越来越华丽,也慢慢被宫廷看重。陈鸣远的作品师法自然,又工艺精美,制作考究,为这一趋势开创出极好的范例。古代陶器专著《阳羡名陶录》中,作者吴骞赞陈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

对于国人而言,品茶是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活动,也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品茶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孕育的人文精神。蚕则以它的执着勤奋、满腔付出获取了人类历史上最长远最深厚的感情。唐代诗人王建的《雨过山村》中“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就描写了婆媳一起浴蚕选种的情景。一把小小的桑蚕纹紫砂壶将中国的茶文化与蚕桑文化完美融合,的确是别具匠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