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无疑是一件振奋民族士气的大事。而据印度国家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印度有望在2027年超过德国,在2029年超过日本,实现成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发展目标。
专家认为,基于印度的人口体量与长期发展趋势,印度GDP超越英国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过,印度能否实现远期目标的关键取决于其发展质量,印度经济仍有不少棘手问题需要解决。
具有特殊象征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在2021年最后一季度超越英国,并在今年第一季度继续扩大领先优势,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具体而言,印度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名义GDP为8547亿美元,英国为8160亿美元。此外,英国GDP在今年第二季度还出现0.1%的萎缩,同印度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今年英镑兑印度卢比的汇率下跌8%。IMF据此预计,印度今年全年GDP规模将继续压英国一头。
英国曾长期对印度实施殖民统治,并且对印度多有贬损。因此,对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印度社会精英及大众而言,GDP超越英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将这一“历史性成就”归功于总理莫迪的改革,称之为“光辉的范例”。印度财长西塔拉曼称印度已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两位数,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零。
具体数据耐人寻味
十年前,印度的GDP排名还处在十名开外,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中、日、德的第五大经济体。
但如果对相关数据稍加分析便会发现,印度亮眼的经济表现背后还另有一番天地。根据统计,印度2022至2023财年第一财季的实际GDP同比增长13.5%,创一年来最快增速,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但不应忽视的是,去年第二季度受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影响,是印度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当时印度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经济陷入凋敝。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认为,这一数据表明,印度今年的经济复苏与新冠疫情的变化态势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疫情之后的反弹。“目前印度经济出现13.5%的同比涨幅不足为奇。况且,这一增幅还低于印度央行预期的16.2%,以及市场预期的15.2%。”
“更重要的是,印度经济虽然增长明显,但制造业占比其实在走低。”刘宗义强调,莫迪在上台之初曾高调喊出振兴“印度制造”的口号,但相关数据表明印度经济的复苏目前更依赖消费与服务业。
信心存在内外“温差”
事实上,尽管国际社会对印度长期发展前景看好,但在具体到未来数年的增长预期上,外界观察与印度国内存在明显的“温差”。
路透社援引多名国际经济学家的分析称,印度“全球GDP增速最快经济体”的地位可能是“昙花一现”,因为该国正疲于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通胀率,国内消费无法持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同时,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对印度持续的高速增长预期持谨慎看法。高盛下调了对印度经济全年增长的预期,将印度2022年GDP增长预期从7.6%下调至7%。摩根士丹利则表示印度本财年增长预期有下调40个基点的风险。
刘宗义认为,印度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是发展质量,其中土地问题与劳工问题尤为关键。以2017年动工的印度国内首条高铁为例,至今年6月仅修建了10公里。同时,印度经济的增速与模式也无法充分吸纳每年新增的1200万就业人口。
“此外,印度政府对垄断财团的扶持,以及经济政策上的民族主义倾向,尤其是对在印中国企业和投资的打压,也将对印度长期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刘宗义强调。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