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看四个男人“飙戏” “迷塔城”建在1933老场坊 雨丝寄哀思 声音慰恩师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2-09-14

雨丝寄哀思 声音慰恩师

孙徐春马莉莉松鹤园追思王盘声

马莉莉上午在松鹤园追思恩师王盘声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八位王派弟子唱起了“志超读信”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萦绕着“志超读信”等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王派经典唱段,沪剧名家孙徐春、马莉莉等王派弟子和舞台搭档,以及众多戏迷今天上午来到松鹤园,追思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宗师王盘声。6年前的今天,王盘声因病逝世,今年恰逢其诞辰百年,其艺术仍通过弟子及传人在舞台上的演绎得以传承。

“天勿落雨了”,马莉莉一张口,眼泪却流了出来。从21岁初出茅庐便和王盘声一起到北京学习移植《红灯记》,马莉莉得以和王盘声在舞台上当了三年“父女”。马莉莉还记得在上海火车站第一次见到心中的沪剧泰斗,他穿着一身旧军装,背着旅行包,穿着球鞋,裤脚还一高一低。此后,这对“父女”又合作演过夫妻、情侣,1999年,76岁的王盘声还甘当绿叶为马莉莉主演的《宋庆龄在上海》演过一个联络员的配角。

王盘声曾希望去戏校当老师,想把自己的沪剧经验传承给年轻人。但这个心愿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今天空中飘起雨丝,马莉莉抬起头,对着天空说:“王老师,侬安心,侬的王派艺术唱腔,到现在都是最辉煌的。沪剧事业会有一代代人接力,你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会让王派艺术发扬光大。”

9月8日、9日,上海文慧沪剧团在天蟾逸夫舞台复排上演王派代表剧目《断线风筝》,由王盘声弟子杨音扮演他当初饰演过的谢格拉德一角。杨音还记得10年前,王盘声坐在台下看完他演的《断线风筝》,一开始很不解,怎么把这个戏改了?听完杨音的解释,王盘声也认同取其精华的做法,风趣地对弟子说:“杨音啊,你这个戏比我牛!”2013年,杨音凭此角色荣获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次年,王盘声也获得了第24届“白玉兰”特殊贡献奖(见左图 胡晓芒摄)。

在王盘声的另一位名弟子孙徐春看来,老师的唱腔儒雅、潇洒、飘逸,“老师是喧嚣城市中一位清净的、纯粹的艺术家”。1978年,老师教给他的第一句唱词是“粮食本是宝中宝,人民生活少不了”,王派艺术虽貌似说白,不甚花哨,却拥有极高艺术审美,“十生九王”是艺术的自然选择。

艺术上追求极致,生活中,王盘声却常常被学生笑话。有一次在川沙,孙徐春记得王盘声一直在饭桌上给学生讲唱腔说戏,桌上一盘清炒鳝丝,大家吃了一口,觉得馊了都不再动筷子,只有王盘声一筷筷吃着,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说着,直到最后,学生们忍不住提出来,王盘声又吃了一口,才发现,真的馊了。

在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中,他塑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角色,如《黄浦怒潮》中的林耀华、《金沙江畔》中的金明、《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雷雨》中的周萍、《被唾弃的人》中的柳文溪等。尤其是他的《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和《新李三娘》中的“刘智远敲更”更是脍炙人口,被人代代传唱。在追思活动的最后,八位王派弟子唱起了“志超读信”“靠人民支援永不忘”,让沪剧的声音陪伴着沉睡在此的王派创始人。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