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杰
最近,英国画家弗洛伊德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画的头像(见左图)又成了话题。很多人不能理解,他把女王画得这么丑,女王为什么会喜欢。
我犹豫很久是不是要谈这个话题。人的观点以及阐述总难免带有片面性,顾了一头,疏忽了另一头,这就容易产生你意想不到的误导。所以我越来越害怕写这千把字的艺术随笔。
譬如,我非常认同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甚至认为,在当下网络自媒体时代,还可以“人人都是艺评家”。
但是,我发觉自己话没说全,有点顾此失彼,容易产生误导。因为艺术毕竟还是一种专业。它实际上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面对大众的普及层面,另一个是面向专业的探索层面。而第二个层面往往比较难被理解,甚至在信息被快速广泛传播的当今,很容易被误解而导致激烈批评。
其实这个道理不难被理解。我们日常用的冰箱、洗衣机、手机、汽车等,它们在材料、能源、动力、自动化工程、集成电路等方面,使用者绝大多数是搞不明白的。不过,人们虽然无法去评价那些他们看不懂的方程式、线路图等,但是他们可以去批评一幅他认为丑的画。难道美和丑我还看不懂?你别拿学术专业来唬我!
如果我们把历史上人类审美观演变史捋一遍,还真会发现,美和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俩一直在变。
就拿当今大多数人喜欢的万人迷画家冷军的画来说。如果把它拿到清朝去,绝大多数中国人或许会吓一跳,很排斥。历史上也正是如此,西洋写实油画进入中国,开始在民间很不被接受,除了迷信观念觉得它像摄影一样会把灵魂摄走,还有就是觉得人脸上为什么会有阴影,无法接受,丑!
审美的观念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在变动,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必须在人类不同历史阶段发挥其不同的作用。譬如,当人类还没有能力完善地记录和描绘世间万物图像时,艺术的使命就是要画得像。当人类物质文明还处于低级阶段时,艺术的使命就是要用“美”来引导众生走出蛮荒。而当工业革命后,人类技术手段空间提升,物质文明空前丰富,艺术已完成了之前的使命,就开始要探索新的领域。很多被认为“丑”的画,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爆发出来的。
但不要认为“丑画”就是西方艺术的专利。我认为艺术审美史上开拓审丑学术课题的开山鼻祖是北宋的苏东坡。他明确提出了丑的审美价值,并且通过自己的画以及“装置艺术”——赏石艺术,来实践自己的艺术观。他的观念影响了后世,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即使到了被认为艺术较为保守的清代,“扬州八怪”以新奇古怪的画风,风靡一时,也可见中国古人在审美上的传统并不保守,甚至依然有着求新求异的癖好。“扬州八怪”之一的黄瘿瓢,原来画工笔仕女,类似清代国画版冷军,来到经济文化发达的扬州,见多识广的扬州藏家根本不买账。他急中生智,画出了领先于巴黎野兽派的狂野画风,很快大受欢迎。
我们自己要懂自己。我们很容易对自己陌生的艺术风格,尤其是颠覆自己以往知识积累的艺术风格,下意识地反感。这是人类从原始人开始就拥有的生物本能——我们需要对陌生环境保持高度警惕。
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一个具有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来说,我们也要懂得去挑战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所以,有些现代艺术家往往带着挑战习惯性思维的使命。他们的作品就是不想让我们舒服地呆在自己喜欢的思维状态,而要逼着我们跳出来。
大众的审美一直在变动。无论西方的梵高、毕加索,还是中国的八大山人、齐白石,他们的作品都经历过从被吐槽到被广泛接受的过程。
至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孙子卢西安·弗洛伊德(其自画像见左下图)把伊丽莎白女王画得那么丑,这话其实是说反了。不是他把女王画得那么“丑”,而是他一贯画得那么“丑”。他的画风就是故意打破西方传统的主流审美,打破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美的苛刻要求。他故意选择肥胖的女性,用粗犷有力的笔触来描绘。他逼着人们用新的视角去看女性,去思考。伊丽莎白选择了他,本来就没有期待他把自己画得“美”,英国又不是没有像冷军那样的超写实画家。
伊丽莎白女王选择弗洛伊德,除了个人的艺术爱好,是不是还有其他考虑?在现当代世界艺术大PK中,前有法国巴黎的印象派,后有美国的波普艺术,影响超级大。作为老牌帝国,艺术影响力相比之下就弱了点。这老太太是不是故意用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方式,来“炒作”自己国家的艺术?不管怎样,老太太的选择还是专业的。她选了一位英国最具有突破性、颠覆性,也最充满争议的画家。
而弗洛伊德配合得也很好。他没有因为对方是女王而谄媚地改变画风,反而愈发地“傲慢”,再三拒绝,最后用一张巴掌大小的“丑”画,来演完了这出戏,像是看过《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的剧本似的。结局双赢:画家有风骨,君主有雅量。
艺术的传播,也是一种专业。它得深谙人们喜欢传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