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总体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保障市民生命健康的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昨天,本市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上海将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达到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市民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获得感。
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出彩
沈炜介绍,在上海,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不断提升,儿童少年近视率30年来首次实现下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接近10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接近50%。近90%学前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投入等标准全市统一。教育资源持续向城乡接合部等薄弱地区、郊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初中等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薄弱环节倾斜。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市教委主任王平介绍,2021年,本市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达标率的城乡差距较2014年下降约50%,有的学科实现城乡基本持平。
据统计,本市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进入“十四五”,上海正以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为抓手,承担创建全国唯一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发挥全国教改试验田作用,在先行先试中率先发展。
卫生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沈炜介绍,上海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试点为抓手,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市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更加完善,市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全市急救反应时间已达到12分钟以内。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邬惊雷表示,上海还将努力探索加强急救服务,提升市民的就医便捷度和感受度。
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新建5家、升级3家、迁建1家郊区三级医院的“5+3+1”建设工程初步完成,聚焦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加强产科、儿科布局。加强区域性医疗服务圈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家庭医生“1+1+1”签约,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强化老年医疗、护理等资源配置,建成市老年医学中心,提供家庭病床、老年护理床位各8万余张。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会诊抢救网络,布局建成五大儿科医联体。
本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据“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最新数据,上海2家综合医院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名,2家中医院连续三年位列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2家专科医院在同类专科医院中位列榜首,公立医院绩效水平全国领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推行医药分开等改革,试点中医优势病种同病同效同价医保支付。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提升了便捷就医服务能级。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