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秋来添衣 龙华民俗庙会有望回归 开启乡村新玩法  去看惠南好丰景 申城唯一骑楼街期待华丽转身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9-24
162岁金陵东路两侧的地块征收已完成 沿线历史建筑将保留

申城唯一骑楼街期待华丽转身

金陵东路骑楼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金陵东路,上世纪90年代曾与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并称为“上海四大商业街”。东起中山东一路外滩,西至西藏中路的金陵东路是上海唯一的骑楼街,上楼下廊的骑楼在道路两边林立,绵延1.5公里,风貌独特。

楼体多商住两用

“骑楼”底层骑廊是公共人行空间,相当于欧洲的“拱廊”,可以遮蔽风雨、炎阳照射,形成凉爽环境,适应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同时骑廊也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此交会,充分体现城市管理的“智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遗产保护学者张鹏介绍,骑楼这一建筑类型是西方沿街排屋在南亚、东南亚适应地方气候后所衍生的,自东南亚地区逐步影响到我国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骑楼的楼体多为2至3层临街商住两用的排屋构成,功能上往往是前店后居、下店上居;风格上骑楼的外立面多采用巴洛克、新古典等西洋样式,而后屋则常延续地方民居特征而呈现出了多样的形态,例如福建地区常见的手巾寮和海南、广东地区的竹筒屋。由于骑楼多为“商住两用”,在门面有限的情况下,用于住的部分大多纵深较长,会通过插入的院落获得通风和采光。

见证历史的变迁

金陵东路骑楼街是1860年筑路于上海法租界的一条重要的马路,它见证了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这里最早聚集了从广东和福建等地来上海发展的商人,南国特色的建筑也由此带来了上海。从地理位置来看,上海可能是骑楼出现最北的城市,与广东等地的“原生”骑楼很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后屋”空间大多没有了普通民居的功能,多为纯商铺。结构也从传统砖木结构逐渐演变为西式砖木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立面风格则多采用更地道的新古典主义和艺术装饰派风格,与东南沿海的骑楼建筑具有较大差异。

很多上海人对于金陵东路的市井记忆更多地与乐器一条街、曹素功和老字号德兴馆等元素联系在一起。或是在这里买过人生第一把吉他,或是记忆中墨汁的芳香,又或是本帮老字号的一碗爆鱼面……这两年,随着金陵东路启动旧改,周边居民、商铺陆续搬离,腾挪出的空间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海唯一的骑楼街要被拆除的“小道消息”时不时就会在坊间流传。人去楼空之后,162岁骑楼街又该何去何从?

有保护也有更新

独一无二的骑楼街已成为金陵东路这条街的“基因”。张鹏认为,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首先要确定保护底线——要搞清楚我们希望延续的“基因”是什么?一方面,具有保护身份的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的要严格按照法规把建筑原汁原味地留下来,建筑的保护、改建要符合风貌区相关要求;另一方面,骑楼的空间、尺度、界面和连续性也应得到保护。从街区和建筑两个尺度延续特征,保持金陵东路这条历史道路的真实性。同时,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在满足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留、改、拆、添的不同方式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例如可在保留骑楼建筑原型的基础上引入新材料、新结构,甚至新骑楼风格来实现街区特征的延续和与当代城市环境、功能需求的整合。

同时,记者也发现,来自黄浦区规划资源局的信息显示,金陵东路作为上海唯一的骑楼风貌保护道路,沿线的历史建筑将在保留、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更新和利用。骑楼街并不会被拆除,根据规划,未来骑楼街在设计上维持原有的下部空间和车道的宽度,并将提升业态能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骑楼空间。

目前,金陵东路两侧地块征收工作已经完成,沿线大部分更新项目土地已经完成出让,相关手续完成后改建工程即可开工。未来,162岁的金陵东路将打造成为一条兼具繁华、共享与活力的骑楼特色历史风貌商业街。

本报记者 解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