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18个月的冬冬,每天上午都会和外婆一起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度过:外婆和老姐妹闲聊,他在“宝宝屋”玩耍;两岁半的安安,今年9月成为自家小区里普陀区上河湾幼儿园首批托班小朋友,再也不用爸妈“舍近求远”驱车送到5公里外的早教机构;马上就要6岁的陆欣宸最近忙着和爸妈一起做上海天文馆攻略,这是静安区大宁国际第四幼儿园10月的亲子科学探究小队的主题任务……
上海正在逐步打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悉心呵护每一个0到6岁的上海小囡健康、快乐成长。
家门口幼儿园
步入静安区大宁国际第四幼儿园,庭院式的环境创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叶”,满足孩子探究自然的需求,大面积的沙水区和极少看到的泥巴区,让孩子赤脚玩沙,踩泥巴、踩水塘。对大(三)班的陆欣宸来说,上幼儿园是他每天起床最期待的事。“大宁四幼是小区配套的普通公办幼儿园,教育设施现代,教具丰富。幼儿园各类主题活动日贯穿一整年,哪怕是疫情居家,老师照样在线上带着孩子种植物,做科学小实验。幼儿园主张爸妈多陪伴孩子,倡导3到5个家庭组成校外亲子科学探究小队。宸宸所在的探索小队几乎每月都有活动。”妈妈孙红星说,3年前她还在公办民办间“举棋不定”,如今这所2018年才创办的家门口公办幼儿园却让她收获意外惊喜。
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是上海的民心工程,大宁四幼只是一个缩影。“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上海大力建设配套幼儿园,以“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为原则,让3到6岁幼儿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普惠学前教育。近十年来,全市幼儿园增加近300所,现有幼儿园1699所,在园幼儿56万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70%以上,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幼儿占90%以上。
15分钟服务圈
0到3岁幼儿的托育,曾是困扰上海不少家庭的难题。近年来,上海为破“入托难”“入托贵”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主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模式,已基本形成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目前,上海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1151个,可提供5.3万个托额,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占一半以上。科学育儿也被纳入一网通办的“出生一件事”,每个家庭在迎接新生命时都能获得公益、便捷、贴心的育儿服务。
幼儿园设托班,是最受家长欢迎的一种托育服务模式。因此,上海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并在现有幼儿园中挖掘潜力开设托班。经多方努力,全市已有856所幼儿园开设托班,解决居民家门口的全日托需求。安安的妈妈潘舒告诉记者:“之前考虑的社会托育机构离家都有点远,没想到小区配套的幼儿园今年开出了托班,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上海开始试点社区托育服务,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嵌入式、标准化社区托育点“宝宝屋”,提供临时托、计时托服务,打造环境安全、设施齐全、服务专业的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满足家庭多元需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在全市率先启动“宝宝屋”,受到家长欢迎和好评;大宁四幼也在区教育局和大宁路街道布局支持下,筹划嵌入式“宝宝屋”,让家门口好幼儿园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家庭。
除此之外,《上海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已纳入上海年度立法计划,有望成为全国首部覆盖0到6岁幼儿全年龄段公共服务的地方立法。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