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昨天,上海同城热搜第一的是这样一条新闻:两位95岁老人分别60年后重逢登记结婚。
故事听起来充满了戏剧色彩:上海一家养老院里,住着一对耄耋老人。两位老人同年同月同日生,自小便认识,后因种种原因离散,没想到60多年后,竟机缘巧合再次相逢。此时,两人各自的另一半都已不在了,他们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决定登记结婚,并一同搬进了养老院。
网友们纷纷脑补两位老人的神仙爱情。但老太太讲得很实在:“我们不像年轻人的爱情,你爱我,我爱你,我们在一起就是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再碰头就是想不到的缘分。”
仔细听两位老人的采访视频,两人是因抗战爆发而分开,也就是说实际离散的岁月已超过80年。对于很多人来说,80年已是一生的光阴,两位老人却还能重逢共度余生,实属不易。
当人们感叹于缘分的奇妙,却不知一切偶然背后都有必然。就像这个故事之所以发生,与我国老龄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这座城市人均寿命的不断提升也是分不开的。
上海市民政局自2008年起连续15年发布百岁寿星榜。截至2022年9月30日,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共有3689位百岁老人,其中最高寿的是112岁的吴志成阿婆。今年公布的榜单里,还首次出现了7对百岁夫妻。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相濡以沫,在最好的时代里朝暮相守,安享晚年。
上海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长寿地区的代表性指标是每10万人中百岁及以上老人超过7人,上海2010年就已首次达标,到2021年,每10万人中的百岁老人已达23.5人。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第一位百岁人瑞出现在1953年,此后逐年递增,从1人到1000人,用了58年;从1000人到2000人,用了6年;从2000人到3000人,用时仅3年。
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曾赠金岳霖先生一副对联: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意思是人生何止“米寿”八十八岁,期望能到“茶寿”一百零八岁。过去,这只是美好祝愿,如今却不断成为现实。这是了不起的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