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芷江西不仅有3张‘民生地图’,还有5分钟、10分钟、15分钟幸福生活圈,过日子很方便的!”在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居民们说起这些年来社区的变化,总是赞不绝口:“如今,走在街面上,道路干净整洁;出门买个菜,菜场清清爽爽;出门散步,转角就能遇见花园绿地和街区小品。生活在这里,天天都开心!”
芷江西路街道在上海较早地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乐居目标,多年来,特别是从2015年起,以“美丽家园”和“美丽街区”两大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成片旧改和城市微更新,使原有的老旧住宅小区和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倾力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家园”,居民家门口养老、吃饭、配药、修理小家电等需求,在“15分钟幸福生活圈”内都能解决。
“圈”出浓郁烟火气
芷江西路街道辖区面积仅1.64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达到了7万余人,人口密度较高,居住型社区的特征非常明显。为了“圈”出居民的幸福生活,街道将社区便民服务资源进行梳理,制成了“充电地图”“服务阵地地图”“菜场地图”3张“民生地图”。以“菜场地图”为例,街道面积虽小,却涵盖了5家大型菜市场,无论你住在社区的哪个角落,最多10分钟就能步行到达菜市场。居民不需离开自家门口的那条街,就能轻松停车、充电、遛娃、买菜……
街道邻里中心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是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邻里中心,集社区食堂、便民服务、健康管理、文化娱乐、健身理发、电影放映、亲子互动多功能于一体,辐射街道辖区内18个居民区,成立4年来,共计接待超过80万余人次到访,是人气超高的邻里级生活圈。邻里中心与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及苏家巷居民区内的长者照护中心等形成呼应,提供日间照料、康复中心、助浴、养老顾问等特色为老服务。
按下旧改“加速键”
生活方便的同时,居民的居住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在芷江西路街道,高楼林立的包围下,依然有一些老旧房屋尚未改造,是一个个“洼地”。就拿洪南山宅地块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来说,地块内的房屋,既有解放前建造的私房,也有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老公房,居民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只有5.43平方米,居住条件艰苦,常年阴暗潮湿,很多居民还在使用手拎马桶。
2019年初,街道早就按下了芷江旧改的“加速键”。2月17日,住着1540户居民的洪南山宅地块旧改启动,作为静安区2019年第一个旧改地块,洪南山宅地块搭上了“市区联手”旧改的快车。6天后,经过两天半的意愿征询,同意率定格在99.63%,高票通过,随后“二次征询”高比例生效。9月28日,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地块一轮意愿征询,分别以100%和99.43%高票通过。一年启动3个地块实属罕见,这也是上海首次在一个街道同日生效两个旧改地块。
在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中,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下,芷江西路街道持续为群众办实事,社区的软、硬件得到双提升。近年来,街道在电梯加装、群租房治理、为老便民、全民健身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