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3日 星期日
大通文化 智慧快餐 烟火半塘 疏绿而重生 拜谒百岁老人荣君立先生 长安古道马迟迟
第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2-11-27

疏绿而重生

丁汀

十年小院,历来遵循草木自然生长之规律,实在过密,则小剪枝叶,从不采取“砍头”之措(割草除外),也不轻易锯大枝干,城市人迷恋乡居的绿树花草,颇有回归乡愁之况味,实乃一草一木皆有情之故。

然而,不舍割锯树木过密枝干的结果,则导致了院子里20多棵大小树木的恣意成长,满目皆绿:墨绿、翠绿、黄绿交错,密匝得遮天蔽日,颇有“绿色污染”之虞。早在几年前,一位园林专家朋友来访时曾给我一句劝:“树太密,不就成绿色污染了么?”他提出了“砍树疏绿”的建议,但事后我依然顽固地不忍采纳。直至今年深秋,才确实感受到了“绿色污染”已对小院造成的不良后果:通风采光严重不足;地栽的蔬菜因少有光照生长缓慢;大白天屋里也得开灯照明……倘若这是深山老林,当身临其浓荫之境而大喜、而大口呼吸以汏肺。可是,仅为一亩弹丸之地的农家小院,确实已容不下如此茂密的“绿色污染”。

决定大刀阔斧疏绿,以求小院重新焕发活力。于是,从网上买来一台性能良好的6米折叠梯及几把锋利的园林手工锯,先对小枝干开刀。每每去小院,将梯子与树干绑定,安全第一,以防“乘滑梯”。然而,面对大腿般粗的枝干,手工锯的效率及臂力已明显搭不够。想请专业绿化工人来操作,不巧,人家生病了。正在犯愁之际,所幸手机广告正在售卖号称黑科技的“锂电池无线园林锯”,看了视频的演示心里嗒嗒动。于是,便买了一把12英寸的来对付粗枝干。

有了新武器,疏绿工程大有进展,更有了点“随心所欲”的小豪情,再也不用哼哧哼哧锯锯停停了。于是,根据园林美学植物之间要留空间、近中远不同树木梯次渐高的常识,结合植物生长的规律以及院屋自身的采光通风要求,首先,对3米以下的过密枝干进行疏枝,腾出了菜地上面的空间;然后,沿菜地边缘开沟,截断已如手臂粗的横生树根,保证田蔬正常得肥成长;其次,疏解3米高以上的粗大枝干,千万不能以砍头的“懒政”之法,一锯了之,情愿多受点累,坚持以疏为要。这样,既保证了阳光的照射面积和空气流通的提速,也兼顾了树冠的美观造型和树冠之间的“留白”。为保证施工的精准,在上树前,笃悠悠点上一支烟,仰望着那棵树得转悠好几圈,从不同的角度目测所要锯掉枝干的长度,并观察好落枝安全着地的空间,尽量不压坏下面的其他小树……真不亚于一项“伟大工程”的前期策划。

一旦认准爬梯上了树,哪怕已是大汗淋漓,也得一气呵成,不然,上上下下可不像乘电梯那么享受。有趣的是,人的视觉会在这时产生悬殊的差异:树下眺望一根仅手臂粗的枝干,上树后一看,竟不比大腿细到哪里;树下看的那么小的一根枝干加一丛树叶,落地后居然像一座小山,沉得非得逐段锯断才能拖动……由此,联想到距离美的另一种内涵:真相只在有效视力范围内发生。

经过几次操作,小院疏绿工程达到了理想效果:阳光充沛,风速加快,原本被重叠树冠遮挡的蓝天露出了悠然的白云;菜地里的白菜、萝卜、青蒜正得意地摇晃着绿油油的身子,似乎在向我这个园林工致谢……

假如说,小院疏绿是为让其他植物获得重生的空间,那么,引申到人际关系间的自谦或距离美,是否也可理解为自觉“疏绿”之举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