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秋意(摄影) 捉放“曹” 有一种习惯 泡饭的版本 “豁”只电话过去 我们的青春记忆
第22版:夜光杯 2022-12-03

有一种习惯

詹超音

近有三位作者(可能还有其他人)围绕同一种现象各抒己见,像命题而作,标题一式“一个人最大的愚蠢:是习惯性反驳”。

此现象为何会引发众议?因为普遍存在,困扰了很多人。也因此,越容易引起关注的事,解读的人越多。能掏挖他人的意识,捋得有条有理,起码他们认为自己是智者。

反驳就是否定,带呛味,所以惹反感。那些作者撰文不为治愈,是一吐为快,或是展示其临床解剖的本事。

先不看对错,父反驳子,师反驳徒,君反驳臣,一般不会产生反感;反之,父会揍子,师会斥徒,君会杀臣。常人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一样了,烦不可耐了,或起身转头,或拉开架势辩对辩、驳对驳。

养成此习惯者首先不懂得如何礼貌待人,若是真知灼见倒也罢了,往往一知半解仍死犟。智者遇到此状会选择笑过,若与之争辩,会伤了反驳者。智者认为,知识无涯,有激情地探索总是好的。

作者们列举了古今中外诸多比较突出的人与事,人个个可称驳痴辩王,事桩桩可谓经典。可见习惯性反驳者自古就有,外国也有,延续至今。

百人百性,寡言多语可能是天性,习惯性反驳是不是天生就会就不太清楚了。善辩者一般都善言。口讷者有时也会奋起反驳,但绝不是习惯性的。某种情况下说不定你也会剧烈抗驳,但事后又觉不该。这也不属于习惯性反驳。习惯性反驳者说过之后从不后悔。

习惯性反驳者兴致上来时是不分父师君的,往往也不会分什么场合,所以怕遭遇到这种人。再遇上怎么办?少扯话题,空气中没有可驳的分子,看他拿什么驳。

还有一个消极的办法,起身不礼貌,那就用“是是是,对对对”来对付。习惯性反驳者一般都是越辩越来劲,没了外力,他就弹不起来。

大部分有习惯性反驳癖好的人并不是坏料,你所见的往往是好友,酒后饭桌尤多见。那咋办?就当作热闹存在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