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以美展的名义,找寻“为什么是上海”的答案 “不合理”的道理 《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探索新路 有情有义便有美,有情有艺便有戏 故土他乡皆此心
第14/15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12-04

以美展的名义,找寻“为什么是上海”的答案

◆王 路

大约在七八年前,我拜托作家马尚龙和当时在上海制作城市文化宣传片的韩国教育专家姜成勋,进行了一次关于上海的对谈。姜成勋为了制作节目,在上海居住了两年多,仔细观察,特别用心,很快就熟悉了上海的交通、餐馆、学校、景点、戏院等“看得见”的方方面面,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上海通”了。但是当马尚龙向他细数了上海的历史、人文、艺术等“看不见”的方方面面,姜先生沉默了。最后姜成勋发出了令人惊叹的一问:“为什么是上海?”他的意思是,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在上海?为什么上海会变成上海?这个问句,后来被马尚龙用来作为他的一本书名——《为什么是上海》,十分畅销;与此同时,这个问题也逐渐成为了每一个试图探寻这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人发出的灵魂之问。

正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展出的“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之首展“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既提出了“何谓海派”这个问题,又将海派绘画置于上海现代化的进程中,从而得以从微观处一窥宏观,全面而又具体地回答了“为什么是上海”这一“灵魂拷问”。

这当然是一个重磅的“作品展”,这也是一个断代的“美术史展”,这还是一个深入海派文化内部的“研究展”:即便你对于绘画的专业技法、艺术语言不甚了了,但是展览通过六大板块,近200件文献,将“海派”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后续影响都梳理了一遍。在这些文献里,既有老报纸、老杂志、老照片,还有研究成果,通过图文并茂的展陈方式,重现了海派画家的社会身份、社交网络、风格传承、市场行情、传播影响以及上海当时的艺术生态,清晰通俗地回答了“什么是海派”这一问题。

这更是上海城市实现现代化的“成果展”:1843年以后,上海是怎么从一个夹处苏浙之间的地理名词变成一个影响巨大的文化所指的?决定上海城市真正转向现代化的城市精神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在海派书画领域,画家、作品、风格、市场、学校、润例、社团……其相互关联彼此催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动因是怎样的?而由海派绘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纷呈发展所反映的现代化中的上海,是怎样在日益开放、更新迭代的历史中,从古走向今的?

时代长河里的疏离与热烈、海纳百川间的雄隽与星点、审美变迁的铺陈、现代语意的演绎,都曾将“海派”置于了一种暧昧及矛盾的语境里。

而当我们看完“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可以发现,海派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形容词”,甚至是一个“动词”,是艺术思潮在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中,自我成型、不断繁殖的过程,揭示了上海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中逐渐形成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若从海派绘画的这一单独的文化支流中去探源的话,从中国传统画到月份牌画、连环画、漫画等多画种;从文人绘画扩展到商业美术、出版、电影、设计等大美术范围;从美术延伸到戏剧、建筑、文学等领域的强辐射力;从技法融合、教育发展、商业介入、广泛影响等多种维度;近1500名个体的画家共同构建出了星光熠熠的海派文化群像,展现出星辰大海的广阔与诗意。

知名画家、美术评论家卢甫圣曾经说过:“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绘画主体依托不断变迁着的政治、经济、文化境遇而生生不息,海派绘画以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长度,以不是分流式的‘派’而是综汇性的‘海’,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是值得后来者且行且珍惜的。”

回顾“海派”从形成到1949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个是在文化上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第二是在创作上富有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而这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16个字的上海城市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跟着大展追溯海派绘画的历史星空,也许可以听清一座城市从“强大”到“伟大”的声声步履,也许可以解答上海何以现代化、中国何以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既是一场美术展,同时更是一场向这近200年的上海、这座城市致以崇高敬意的深入研究——以一场美展的名义!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