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失与得 晨曦渔家人(摄影) 土楼遐想 弓鱼的性格 归来仍是少年 巧吃萝卜防感冒 家有保姆之理想与现实
第21版:夜光杯 2022-12-05

归来仍是少年

沈惠民

毕业离校老大回。前些天,母校大同初级中学为即将到来的60周年校庆举行“甲子新征程”茶话会。大家相聚座谈。回到母校,我感受着“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母校原名“求是中学”,曾参与创建的陈铭云老师回忆了当年情景。当年,恰逢南市师范学校调整停办,22岁的陈铭云与20名教职员工直接转到求是中学。1962年7月,当南市老城厢的瞿溪路还叫“瞿真人路”时,新创办的求是中学亮相。当时正值与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孩子们进入中学的第一波高峰,周边多所中学几乎同时新建。说是新建的中学,校舍就是原来一所小学的两栋平房。办学一年后,拆除其中一栋平房,新建起4层的教学楼。我中学时的课堂,就在这教学楼里。

刚进中学,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习作,受到老师和同学称赞,我也自鸣得意。为我们上语文课的是班主任方林娣老师。她见我作文中将“测验”写成“测念”后,就在一次课堂练习时,让我和其他三位同学一起上黑板听写。方老师问谁写得对?班上同学齐声说我对。方老师说:“不要盲目迷信优秀同学,再仔细看看?”这看似让我当众“出洋相”,实则是老师用心良苦。中学时“测念”那一幕,让我形成了以后写稿编辑时“咬文嚼字”的严谨作风。

我这些年有幸为母校“反哺”出点力。座谈会上每人桌前的《花开有声》是张雷鸣校长主编的教师论文集,我也参与了编辑出版工作。2006年,求是中学冠名“大同初级中学”。张雷鸣校长、章国芳副校长与师生们一起,通过整理建校以来的档案,梳理校史和校园文化,将“崇真、求是、创新”凝聚成校训,并以此命名学校三幢楼,其中“求是楼”正是我读书时的教学楼。已82岁的陈铭云老师兴奋地拉着我在“求是楼”前合影。身后是他当年所处的校行政办公室;在隔壁学生社团办公室里,我课余曾多少次伏案刻蜡纸,编印《青春之火》校刊。此时仿佛仍有油墨香袅袅飘来……

座谈会临结束,每位与会者都说了一句感言,我由衷感慨:感恩母校,让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