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孵化的云南非遗文创品
多姿多彩的非遗,不仅记录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还凝结着先辈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认同。但不知从何时起,非遗在世人眼中变成神秘的、曲高和寡与遥不可及的符号。
但是,在各方力量坚持不懈的守护和努力下,非遗正在以各种更为时尚、活泼的方式,走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现代生活。其中,“BMW中国文化之旅”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6年的坚持,它探访了24个省及直辖市,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4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以创新思维赋能非遗传承与保护,激发非遗的新时代活力。
12月7日,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正式发布了《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它集结了具有创新代表性的29位非遗传承人与清华美院导师一对一合作的案例,巧妙地通过传承人分享及导师评述的方式,图文并茂,生动、详实地记录了“设计师+非遗传承人”合作的历程、经验与心得,集中反映了近年来非遗传承人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进程中关于消费者洞察、产品设计、市场化营销等方面的思考、探索与创新实践。
《案例集》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和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编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宝马爱心基金资助,它将非遗保护过程中,坚守传统精髓与勇于创新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将于明年1月正式出版。
在华晨宝马即将迎来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这本极为鲜活的《案例集》,是宝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又一创新社会成果,是贡献中国社会非遗保护事业的又一明证,完美诠释了宝马集团“家在中国”的理念。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表示:“16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在各地方政府和权威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为中国社会非遗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宝马集团‘家在中国’的理念。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保护与传承,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的活力。”
创新赋能非遗文化
坚持做一件事很难,坚持做一件事16年更难。16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不断创新,广结硕果。全新发布的系列非遗文创品,均由创新基地清美师生与非遗传承人以“在做中学”的模式共同开发设计,双方互相学习,相得益彰,一方面保留了传统非遗的精湛技艺及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更契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偏好。系列非遗文创品将在12月底,于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上面向公众长期展出。
助力非遗走进现代
当中华文化的精粹邂逅创新的现代设计理念,碰撞得到的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佳成果。在成果展上,代表德国超一流制造技术的宝马与中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打造的“华彩辉耀典藏版”7系,也将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展出。
该车将宝马精湛百年造车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象征元素相融合,是东西方文化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全车囊括了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中国文化象征元素,并结合刺绣、大漆、螺钿等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用创新思维展现出宝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更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打开了格局。
家在中国共同发展
秉持“家在中国”的理念,宝马集团在中国持续为客户、为当地社会、为中国汽车工业创造价值,驱动共同发展。
正如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所言:“对于华晨宝马而言,‘家在中国’意味着不仅通过拉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及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更要把企业责任拓展到工厂之外。”
“BMW中国文化之旅”恰是宝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广泛的社会协作,最大化创造社会价值的典范。十六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砥砺非遗路,以切实的创新社会成果,抒写出了极具企业公民责任担当的华丽篇章。